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301章 老奴太不给力了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朱由校看着手中的统计数据默默不语。

    “怎么了,大明的皇帝陛下?”

    “丫头,不抄两淮盐商,真不知道大明谁最富有。

    在苏州,家资百万都不敢说自己有钱。

    一个人给盐商家里做工,

    家里其他人啥都不干,也能过的舒舒服服。

    这十大纲盐商人,家家都有千万以上的银子。

    这只是他们手里的银子,而不是全部家产。

    这还只是他们现在的资产。

    想想二十年后,他们手里掌握的资产该有多少?

    如果,在鞑子入关的时候,

    他们能拿出一成、两成的家产来资助朝廷军队,

    那扬州十日的惨剧怕是就不会发生了。”

    “是吗?

    第一,人家凭什么拿出银子去养国家的军队?

    第二,即便是人家拿出了银子,

    有那样腐败的朝廷,这银子就能用到军队上吗?

    第三,人家拿银子少了于事无补。

    可是拿多了,不就成了衮衮诸卿眼里的肥肉了吗?

    第四,以那时老五的性格。

    你花钱替他养军队,他怕是还要想你到底要干嘛?

    所以,花钱买灾的事,谁干谁是傻蛋。”

    “丫头,老五可是对你最崇拜尊敬了。

    你这样说他,是不是有些狠心?”

    “现在的小五是现在的小五。

    那时的崇祯是那时的崇祯,两码事。

    而且这一世,再也没有出现崇祯朝的可能。

    吆,这大明的人口统计数字出来了。

    一亿六千七百八十三万七千五百九十四人!

    妈呀,咋有这么多人?

    这不是多出一亿一千万人口了吗?”

    “这还是大明原来数省的人口,

    并不包括现在的爪哇、吕宋、琉球三省的人口。

    至于扶桑的原住民,

    永远不会统计在大明的人口里。”

    “怎么和以前官方的记载相差那么多?”

    朱由校闻言苦笑了一下。

    “以前官方的人口统计,最多算是丁口统计。

    不纳粮,不纳税的都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女子生来就不在人口统计范围之内。

    黑户、家奴、官奴、匠户、军户、娼妓,

    等贱籍都不在统计之列。

    当然,宫女太监也不在统计范围。”

    “草!

    照你这么说,老娘要不是当上了皇后,

    就也不在人数了?”

    朱由校摸了摸鼻子,无奈的点了点头。

    “卧槽,崇祯死的不冤,上吊活该!

    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子民,

    真是糊涂死了!

    这也就解释了那些盐商为什么会那么富有。

    一亿六千万人,没人每年消耗十斤盐,

    这就需要十六亿多斤的盐了。

    还有牲畜用盐,也差不多这个数。

    再加上出关卖个那些游牧民族的盐,

    你说,这大明每年盐的产销两能下来四十亿斤吗?

    可是官面上纳税的纲盐只有二百万引,六亿斤!

    不可想象,触目惊心啊!”

    “是啊!

    只是一个盐,就隐藏了如此大的利益。

    大明不穷,穷的是大明的皇帝、朝廷,

    还有那些最底层的普通人。

    大明不是亡在别人手里,是亡在祖制手里。

    高皇帝指定的那些条条框框,

    不仅让朝臣官员墨守陈规,做事推诿。

    更使得皇帝的权利收到了制约。

    如果没有打破祖制的魄力、能力,

    大明就逃脱不了灭亡的结局。

    崇祯帝在怎么努力,也只是在原有的条条框框里面瞎折腾。

    所以大明就灭亡,也不能归咎于他一个人的责任。

    比起上面那几位被祖制折腾的变成了奇葩的皇帝,

    相对来说,他还是想做事,敢做事的。

    只可惜,他没有找到大明的病根所在。”

    “不光是没有找到大明的结症所在。

    他本身就没有作为绝代君王的智慧、手段、狠厉、厚黑。

    他杀人是不少,可他杀的是啥人都有。

    他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搞的是挺忙乎。

    可惜把那些能最是、敢做事的人都给搞死了。

    而后,即便是有能力的人,也不敢给他做事了。

    就领着一帮子只会耍嘴皮子的庸才棒槌,

    能把大明持续了十多年,也真难为他了。”

    “算了,说那些没什么用处。

    现在你已经缓过劲儿了,

    也该解决朝鲜的那些人了吧?”

    “你说的是老奴和那些建州残部?”

    “不是他们是谁?

    不彻底灭了那些鞑子,老娘气儿不顺。”

    朱由校不由得摇了摇头。

    “你啊,就不能多长些政治头脑?

    老奴好灭,光海君也好灭。

    但我们的目的不是灭了一个光海君,

    再扶植一个新王去管理朝鲜。

    朕不要什么从国、属国。

    朕要的是真正的大一统。

    朝鲜半岛,以后要成为朝鲜行省。

    朕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让半岛上的各民族百姓,

    自觉、自愿的想成为大明的子民。

    方法无过于两种,除了威逼,也就是利诱了。

    先让他们吃点苦、受点罪。

    过上一段朝不保夕,被人当做牲畜的日子。

    而后,大明以救世主的形象,去救他们出水火之中。

    最后,大明富裕、安稳、能真正成为的生活,

    会让他们心甘情愿的,以作为一名大明人为荣。

    可是,老奴不给力啊。

    他已经又收拢了两万多女真族人。

    可一年多了,还只是在闲镜山以西的那片区域活动。

    他是在舔抵伤口,积蓄力量。

    据说老奴现在对火器发生了兴趣。

    抓捕了不少工匠为,他研制燧发火枪,和火炮。

    光海君也沉的住气,见老奴他们没有大肆攻略,

    就他妈的得过且过。

    也不围剿建奴,也不向大明求救。

    朕认为,现在还不是消灭建奴的时候。

    留着他们,还是有些用处的。”

    “呵呵,你倒是把物尽其用整得彻彻底。

    不过,可怜了那些被老奴糟蹋的百姓了。”

    “锦上添花永远不如雪中送炭。

    过于廉价的施好,是没有人会珍惜的。

    朕是大明帝国皇帝,不是圣母玛利亚。”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