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265章 人口迁移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白莲教的叛乱,对于有准备的朱由校来说,就是一场孩童般的闹剧。

    第二日,河北、山西、河南、四川、南直隶各巡抚、知府衙门,锦衣卫衙门就收到了朝廷的电令。

    要求各地严厉打击白莲教匪,抓捕各地白莲教徒。

    而河北、河南、南直隶与山东交界处的各各一个整编军,

    以及天津、登莱水师的陆战队在凌晨就全部开进了山东平叛。

    一群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农民,大风小说

    在训练有素,拥有火枪、火炮的官军面前,

    他们哪里能有什么还手之力。

    官军的战术就是斩首、纳降。

    很单一,但是很有效。

    围住一个叛军队伍,集中神枪手进行斩首。

    而后,像日常训练似的放上几炮,

    多数叛军就没了反抗意志,纷纷放下手里的武器,按照要求抱头蹲下。

    最后,对那些死硬分子再进行“点名”,当场击毙。

    所有的叛民就变的老老实实的了。

    人家一千多步外“啪啪啪”的一阵响,这边就能倒下一片。

    数千步外一声“轰”响,这边就出现一个大坑,

    大坑附近的人和马就变成了零碎。

    这种仗就没法打,不投降等着被“点名”吗?

    占据城墙抵抗?

    试了试,还是不行。

    几炮下去,城楼飞了,、城门破了、城墙上的人也碎了。

    有着火炮的压制,官军根本就用不着附蚁攻城,

    就是你放下千斤闸,大不了一堆炸药包上去,

    把城墙给你炸个豁口就能进城了。

    兵败如山倒,何况他们现在连兵也算不上,最多算是一群匪徒。

    在徐鸿儒、沈智、夏仲进等匪首被击毙后,

    闹腾了十来天的叛乱就宣告了结束。

    平叛容易,善后安置就费时间了。

    甄别出的三四万白莲教的骨干分子,

    被发往了官家在各地的矿山去劳改。

    剩余的四十多万人被以家庭为单位,组成了一个个劳改队。

    他们要把叛乱区域内那些无主的庄稼收割完毕,

    而后再发往他们要去的地方。

    后面的一段时间,一支支军舰开到了登来军港,

    一条条平底河船停在了山东境内运河上的各个码头。

    四。

    为他们服务的各种佃户就有四五十万人。

    而不知哪个好事者在后面也发表了一份清单。

    这个清单上记录了一次朱由校和张珊在一起吃饭的菜谱。

    凉拌莲藕一碟,凉拌芹菜一碟。

    崧菜炒肉丝一碟,蒜薹炒鸡蛋一碟。

    每人米粥一碗,包子两个。

    全部算下来,两个人吃一顿饭用不了二十文钱。

    这一下天下百姓可就就炸锅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人家皇帝和未来的皇后两个人吃饭都没花几个钱,

    你孔家人吃一顿饭的花费,都够皇上吃一年了吧?

    你们是谁呀?圣人的后代就能比皇上还奢靡吗?

    可是,孔圣人身前是提倡节俭,反对浪费的啊?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这不就是圣人极力提倡节俭的话吗?

    可为何,他的后代就不听祖宗的话了?

    而后随着孔府一桩桩恶行的披露,最后竟然引发了山东大乱。

    民意沸腾了。

    一片片来全国自各地抨击批判孔府的文章在《大明报》上发表了。

    各地百姓纷纷走向街头向衙门请愿,要求废除孔孟二府的一切特权。

    眼看民意越演越烈,就要出乱子了,

    各地衙门也顾不上那些圣人子弟了,

    连忙电报皇上,请他顺从民意。

    大明皇上朱由校无奈,只好遵从百姓和官员的意愿。

    于十六日下旨,从此废除衍圣公封号,收回一切特权,孔孟后人皆以百姓待之。

    孔庙由朝廷派人管理,每年只在圣人诞辰进行大祭。

    改孔府为孔孟文化研究所,设专人研究孔孟文化之真谛。

    一纸诏书通电全国后,这一场闹剧才算结束。

    人们在劳作之余,把注意力又放在了即将举行的皇帝大婚上。

    策划了大半年的计划圆满成功收官,

    朱由校是心情大好。

    对出了半年差回来的孙云鹤是大加封赏小】

    【说】

    直接让他做了大明皇家警察总署的总长。

    让他休息几天,在自己大婚后就开始组建衙门。

    继许显淳、田尔耕之后,朱由校又亮出了孙云鹤这把刀。

    这三把刀也真是好使,怪不得前世的老魏,那么倚重他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