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天启回归之铁血大明 > 第61章 朝争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次日是望日大朝会,无论朱由校是多么的不愿意浪费时间在朝堂的撕逼上,他也得上一次早朝了

    又是披星戴月的上了朝,当众大臣说了一些狗屁倒灶、没有营养的话后,朱由校以为这次的朝会就结束了。

    可是,就在他要宣布退朝的时候,出状况了。

    “臣户课给事中甄淑有本上奏。”

    随着一声轻咳声,从文官队伍里走出来一个官员上前拜奏道。

    朱由校耐着性子说道:“甄爱卿,你有何事要奏?”

    甄淑又拜了一下说道:“启禀陛下,臣以为我朝田税之法弊端过多,已经无法正常收税,需要改制。”

    朱由校一听是有关田税的事情就来了精神,点了点头说道:

    “甄爱卿,你仔细说一说,这弊端在何处?”

    “启禀陛下,我朝历年田税已成定额,每年约两千七百万担。

    然而,我朝可税之田地,在洪武初朝时是八百万倾,到如今只有不足四百万倾。

    这等于有四百多万倾的田地不纳税。

    而他们的田税却转嫁到了这不足四百万顷的田地上。

    所以,耕田之民等于加了一倍的田税。

    而且,由于丁税是按黄册收的。

    无伦其人有无田地,有无收入都要缴纳丁税。

    此状况致使贫者愈贫,流民增多,实为民生疲弊之根源。”

    朱由校可没有想到这个身为东林人的甄淑,竟敢提出了这么敏锐的问题。

    你这是要得罪所有官宦士绅、大地主的节奏啊。

    “哦,我大明开国之初有八百万可税之田。

    又历经了二百余年的连年开垦。

    这税田的数量不仅没有增多,反而减少了一半。

    甄爱卿,你说这是为何?”

    甄淑无视一众朝臣给他飞的“媚眼儿”,眼皮一耷拉说道:

    “回陛下,臣查过,这有无数农户的土地,被巧取豪夺或者是投献的方式归到了一些官宦、勋戚或者是地主豪绅之手。

    还有大量的军田,屯田也被某些内侍宦官或者是军中武官给霸占了。

    他们利用自己的身份隐瞒田亩,不纳税或者是少纳税。

    因此,形成了如今有田者不纳粮不交税,而种田呵呵,为何我大明的奇怪之事就这么多呢?

    诸位阁老、尚书,你们怎么看这件事情?

    方首府,你为众臣之首,你先表个态吧。”

    方从哲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走出了朝班。

    这陛下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烤啊。

    “启禀陛下,这鱼鳞册和黄册是国家税赋、徭役的根本,确实应该普查校对了。

    不过这摊丁入亩之事太过荒谬,不能应允。

    既然身为大明子民丁壮,为大明纳税是本分,怎能免除?

    而那田地已经纳过田税了,就不应该再增加赋税。

    三者,这秀才、举人免除丁粮税赋是大明律所规定的。

    甄给事中以次说事,这是在无视大明律。”

    “陛下,臣户科御史黄尊素参方首府知法犯法,包庇偷税漏税之人。”

    还没等甄淑自辩,御史黄尊素就上阵了。

    “陛下,大明律规定,秀才可免自家两丁税役和八十亩地的田赋。

    举人可免四百亩自家的田赋。

    而进士则可免两千亩自家的田赋。

    但是,这里免的是自家的丁和自家的田,并有数量限制。

    这些免税优待,在官员致仕归家之后也当取消。

    然而,秀才、举人、官宦靠着为族人或他人挂靠偷漏田税从而获利者比比皆是。

    有甚者,竟然把全族、全村成千上万亩土地置于自己名下。

    难道这也是大明律所允许的吗

    而方阁老刚才所言,故意忽视了这些限制,不知方首府意欲何为?”

    “陛下,老臣无意为他人遮掩,只是反对摊丁入亩的建议,还请陛下明鉴。”

    “如此说来,你们这些反对清丈、普查的诸位大臣家里是都有数量不菲的土地挂靠了?”

    “回陛下,臣等只是反对摊丁入亩。对于再造鱼鳞册和黄册并无阻拦。”

    一众刚才出班参奏甄淑的官员离开解释道。

    “哦,那你们是都同意了要再造两册喽?

    这意见可是够统一的,难得的狠呐!

    既然尔等同意了那就重新丈量田地,登记人口。

    至于那摊丁入亩的税法吗,既然大家有争议,那咱们就先放一放。

    等先把人口、土地查清楚了再说!”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