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十六章 士族谋议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太和九年,八月。

    新朝大军直入草原,先后攻灭了钱部鲜卑和尉部鲜卑,共计缴获奴仆和牛羊万余。

    西面的南匈奴单于率部驰援,再度包围了西部鲜卑的主力。

    一桩桩捷报传来。

    太和帝龙颜大悦,连夜传旨皇甫孝和,要他加快进军,将鲜卑王的头颅带回。

    随着大军的深入,后方运送辎重的民夫也被迫北上

    他们中又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水土不服半路染病,甚至死于途中。

    军中小吏将此事上奏,最终送达太和帝面前。

    太和帝再降旨,征召民夫至前线。

    恰逢秋收,加之瘟疫的余悸未散,粮食收成本就缩减。

    这封征召民夫的圣旨,无疑加重了粮灾的窘迫。

    ……

    南阳郡,杏花山。

    李常笑领着一众山民,在后山开垦出一块块田地。

    他从体内海岛中取出黑土,与新成的田地混合,使其可以立即用作耕种。

    除此之外,他还把这些年种植果树的经验,传授给山民。

    没有野兽的困扰,加之外野林木重重,竟然将肆虐的瘟疫隔绝在外。

    纵观当世,或许杏花山可以算作是一方世外桃源。

    李常笑发现这一切时,也倍感惊讶,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既然如此,索性做的更加彻底些。

    他让白龟领着一群小弟,继续开辟深山的地界。

    自己除了日常治病,得空就提起锄头,铲除路旁的杂草,开辟出一条阡陌的小道。

    小道不深,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山民自家的鸡啼和犬吠,远远就能听得一清二楚。

    反观涅阳城。

    作为毗邻司隶的城池,有相当一部分的青壮,都被征召到前线。

    只剩下老弱妇孺在家中。

    城外贼匪聚集作乱,城内的地痞流子再冒出头。

    由于县尉出城征讨贼匪,带走了绝大部分县卒,导致城里的武备空虚。

    只有寥寥几个都头勉强维持秩序,黄严自身武力超群,加上有县丞宗默替他撑腰,隐隐成为这些都头的领头人。

    他亲自出手,先后击毙了十余名作恶的地痞,吊尸于城头,初步树立起威望。

    县令考虑到道眼下的情况,是全体士族的劫难,度不过则万事皆休。

    来时各家族老商议过对策,答案还出奇的一致。

    只是没人愿意当出头鸟。

    或者说,背负这等坏名声。

    沉默良久,弘农杨氏的家主,杨不群率先出声。

    作为被太和帝关押的当事人之一,心中的愤恨可想而知。

    “天子受奸人蛊惑,冒然北伐,致使黎庶死伤惨重。吾等肩负圣贤真传,自当为生民立命。北伐,应当中止了!”

    闻言,司马氏的家主,司马良光故作疑惑,“杨兄的意思是?”

    见他装傻,杨不群冷笑一声,“倘若钱粮不足,大军自当退回。”

    下邳陈氏的陈信,面露思索,“只是,当由何人出手?杨兄须知,吾等定是不具备这般武力的。”

    杨不群笑而回道,“吾观张谯近来信众不少,最是适当。”

    汝南袁氏的袁弘直接附和,“吾以为杨兄此议甚。”

    他也是被太和帝杀鸡儆猴的倒霉蛋,当然不介意给龙椅上的天子找些乐子。

    这下,场上只剩吴郡陆氏,颍川荀氏两家没有作声。

    荀氏祖上与当今的皇族王氏是世交,自始皇以来就颇受礼遇。

    他们虽出身士族,可终究无法如同其余几家这般,公然行背刺国朝之举。

    至于吴郡陆氏,虽位列六大士族,可身处江东之地,与其余五族的关系颇有疏离。

    杨不群见两位家主沉默,很快洞察了他们的心思。

    虽心中愤恨,可面上却堆满笑容。

    “荀兄与陆兄各有难处,未能替百姓伸张,老夫理解。”

    “不过——”杨不群的话锋忽转,“两位俱是我士族中人,理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唇亡齿寒之理,当知晓才是。”

    闻言,荀觅与陆康相识一眼,同时开口

    “杨公宽心,我等虽不欲掺和,却也不会行泄露之举。”

    其余四位家主俱是一笑。

    尤其是杨不群,他又说了不少恭维的话语。

    ……

    当夜,回到住处。

    杨不群即亲笔书信,邀张谯一见。

    同时,暗中吩咐紧盯荀氏和陆氏,一旦有任何异样,就莫怪他不念旧情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