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六十六章 铁官徒乱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长安臣子听闻噩耗,很快就从里面嗅出了阴谋的意味。

    前脚在府里还能指点江山,可脚迈出府后,嘴里的口风立即变了。

    “守丧先帝,恭迎新君”

    这八字真言一下子成了朝臣的保命符,即便那些平日自诩忠正的臣子,在这关头也偃旗息鼓。

    未央宫。

    刘渠穿上皇袍,四下无人,倒是没有必要刻意用孝服来掩饰。

    他翻阅着朝臣们的奏折,感慨之余,又觉得乏味。

    自刘渠的设想里,朝堂诸公中,应当有那么一两位正气凛然的臣子站出来,指责先帝之死的端倪。

    如此才算不枉父皇英明的统治。

    奈何,或许是人心隔肚皮,似父皇那等雄才大略的帝王,到头来也没有一二愿意以死相随的臣子。

    刘渠背负双手,踏上宫阁,隔着白玉围栏眺望长安夜色。

    从今往后,这儿算是易主了。

    ……

    一月后。

    朝臣们的服丧期结束。

    仅隔一日,就有十余名老臣,传出“病故”的噩耗。

    长安街巷,放眼望去。

    左右悬白灯笼,地上香灰,时不时还有夫人的哭嚎声传出。

    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府外。

    马车里,刘渠陷入思索,沉默少许,苦笑着摇头。

    “倒是朕看走了眼。一干臣子中,确有忠义之士。”

    夜幕幽深,车轮再次滚动。

    至于那些病故的臣子,每一人都得到新帝的礼遇,下旨厚葬,恩荫子孙。

    朝堂的一切又步入正轨,龙椅上的人换了又换。

    转眼间,元鼎朝的最后一年划上句点。

    改元建宁。

    建宁元年。

    新帝封赏功臣,昔日淮安王麾下的幕僚、臣子、盟友皆有升迁。

    王家作为天子外家,当代王氏家主兼国丈,王琰,得封新野侯。

    爵位不得世袭,却也让魏郡王氏成为显赫一时的大族。

    魏郡,邺城。

    族主王道左手秉焚香,拜见祖父的灵位

    他俯首起身,而复叩地。

    “祖父在上,复秦之业,自今日始。既定新野,我王氏日后便以‘新’为号。”

    “王氏族主称作新主,王氏族卫称作新卫。新者,易天地之浩渺,取万物之归始,四下寂然。

    倒不是怕犯了什么忌讳,而是因为打仗需要钱粮,还需要征发士卒。

    元鼎初年,大汉兵丁尽出,倾国之力讨伐匈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距今不过二十载光景,在场有不少人就亲历过,印象当然深刻。

    那段时间,每家每户勒紧腰子,日子艰难,毫不亚于秦末时期的动乱。

    一方面要应对朝廷征收的税目,另一方面还得担惊受怕,倘若大汉战败,那群茹毛饮血的匈奴野人将屠城防火,烧杀掳掠。

    所幸,大汉胜利,这所有人谈起战争,依旧会闻虎色变。

    李常笑默默倾听,手里啃着半只烧鸡,心中却思索。

    倒不是与他记忆中的片段重合,那般久远的事情,李常笑早都忘了大半。

    而是这起义的时机,未免有些蹊跷。

    尤其是“光复大秦”,这就显得尤为荒谬。

    大汉建立至今,历经五代帝王,已经经历了六十九年。

    李常笑算是少有的亲历者。

    可即便是他,一定程度上也开始适应汉廷的存在。

    六十九年,那是横跨了四代人的征程。

    百姓更迭,世事变迁,足以将大秦留在民间的印象磨灭。

    哪怕是大秦皇室后裔治下的西北,百姓们只会记得唐侯,记得鲁王,对大秦最多只有模糊的概念。

    至于光复大秦,分明是屁话。

    李常笑掐指推测,一道玄妙的气息充斥心间。

    不一会儿,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然的神色。

    “果不其然,又是璋儿的后裔搞出的动静。”

    感慨之余,李常笑也多了几分身为旁观者的淡然

    出于私心,他明知此举或有恶果,却打定注意不会去干涉。

    正如当初大秦倾覆,他没有人前显圣,改动大局那样。

    长生世间久矣,人间冷暖大都释然,要说唯一留下的,仅仅只是“华夏”和“神州”的烙印。

    非我族异类,其心必诛。

    至于旁的,李常笑没有掺和的想法,当乱世的流民,或是太平的野犬,全都只是一念之间,不失为人间历练的一种。

    收回心思,他又夹起一块油渣,“咔嚓”咬碎,继续听二锤子显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