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二十二章 皇孙入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汉二十八年,十二月。

    鲁王收服了大宛国,正在返程的路上。

    这场对匈奴的巨大胜利,令得所有鲁王府治下的百姓都处于一片狂喜中。

    消息传到大汉,天汉帝大为震惊。

    这些年他派了不少人潜入西北,就是为了刺探鲁王府军情。

    虽然两代鲁王多有防范,却还是泄露了一些情报。

    兵部官员依靠这点零星线索,大致勾勒出了西北骑兵的军备和武力,形成了初步印象。

    再与匈奴骑兵比较,得出了一个“尚在伯仲”的结论

    是以,鲁王竟能以少胜多甚至擒杀右贤王,让大汉君臣有种出乎意料的感觉。

    天汉帝忌惮之余,却又加强了夺回西北的念头。

    若任由鲁王府这般发展,恐怕昔日那个横扫天下的大秦又要回归了。

    旋即,天汉帝喊来左右。

    他作为大汉第二任帝王,同时又是在位最久的一任,在大汉的威望至高无上。

    安业帝刘赤并未留下祖训,这个任务自然该交由天汉帝来执行。

    即位近三十载,汉廷内部先后平息的诸侯叛乱就不下二十位,有不少是开国功臣后裔。

    天汉帝心有忌惮,将“非刘姓不得封王”立作祖训。

    那些已经封王了的,都被天汉帝以各种理由削去爵位,或是罚没了世袭罔替的待遇。

    今日之后,这大汉祖训却是又得添上一条。

    “平西灭秦,后代皇帝务必谨记。”

    做完这些,天汉帝将祖训又摆了回去,交由秘卫看管,待来日新君继位才能请出。

    随着年岁愈长,天汉帝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

    为今之计,是定下皇位的继承人,避免他死后大汉江山动荡。

    亲历秦末乱局,天汉帝对所谓鬼神不再敬畏,自然不会指望有仙人来结发受长生。

    立储的念头刚生起,董天那老狐狸的脸立即浮现。

    天汉帝面露思索,他知道日后若改易“黄老之术”,必会遭受朝野与民间的反对。

    一个不慎,数十年积累国力皆付之一炬。

    为。

    “皇弟莫要高兴太早。父皇册封皇侄,是属意其人,而非属意皇弟。”

    “沛王之号,是为高祖。日后怕是不知当父为子纲,还是子为父纲,哈哈哈哈!”

    ……

    两王奚落了景王好一会儿才离开。

    景王倒也非常人,即便受此等大辱,依旧没有当场发作。

    他暗咬牙,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汉廷,未央宫。

    新上任的沛王正站在天汉帝身后,看其批改公文。

    手起笔落间,朱笔勾勒就是一桩世事因果。

    批改过后,天汉帝都会停顿一会儿,再次核验。

    见沛王心里疑惑,他解释道。

    “汝当谨记:所谓天子,非天地之子,而是天地落子。天子者,掌人间,断是非。德至则配,德失而废。”

    沛王从未听过这等说法,他细细品味一番,还真的悟出了些许体会。

    见此,天汉帝深感欣慰。

    随后继续分说那些治国的道理。

    他幼时师从儒家夫子,对这些之乎者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余下时日,沛王寸步不离宫中。

    朝堂大臣送来的奏折,天汉帝批改完,都会让沛王再度过目一遍。

    在此过程,沛王的帝王术迅速提升。

    ……

    天汉二十九年,元月。

    这日,鲁王将要抵达玉门城。

    世子李昭率王府家臣早早就恭候在城外,周边是四散的人群。

    李常笑背着白龟混在人群里。

    世子的仪仗听在不远处,这让李常笑能够看清李昭的模样。

    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容貌甚伟。

    一袭玄色长袍,头戴黑金王冠,手中握着一枚玉珏,散发出一股书生卷气。

    唯一让李常笑感到意外的是,这代的鲁王府继承人竟然没有内力在身。

    以他如今的功力,不存在能够在他面前掩藏实力的可能。

    这只能说明,世子李昭当真不具备习武的天赋。

    想到这,李常笑不由皱眉。

    他当即伸手掐算,推断眼前这鲁王世子的命数。

    不一会儿,天机昭示。

    “大智若妖,早夭之相。”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