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十章 百家之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汉十八年,九月。

    投奔匈奴的代王刘威病故,其子刘骜即位。

    刘骜与其父不同,他早厌倦了这朝不保夕的草原生活,有心想要归附汉廷重新迁回代郡。

    只是碍于刘威的威严不敢发作。

    如今袭爵,刘骜立即遣使到代郡,表明归顺之意。

    代郡郡守大为重视,连忙将刘骜的消息上禀咸阳朝廷。

    天汉帝自然不会拒绝,昔日代王叛逃匈奴令刘氏皇族蒙羞许久,如今刘骜弃暗投明,这是天大的好事。

    削弱匈奴是其一,更重要的却是维护了刘氏的脸面。

    打定主意,天汉帝当即下令,由绛侯周申亲自领兵接应代王一行,务必确保代王及其子嗣的安全。

    天汉十八年,十月。

    在汉军的护送下,代王连同其麾下万余子民进入代郡。

    消息传到匈奴王庭,暮日单于大怒,当即点齐各部兵马,浩浩荡荡杀来。

    周申率领汉军士卒迎战。

    这是大汉与匈奴和亲十余年来,双方攻势最为浩大的一次。

    左大都尉部。

    舒敖同样接到了单于的命令,是要他纠集族中青壮一并前往。

    舒敖有心拒绝,可他明面上是单于亲信,还需仰仗单于的力量周旋于各部落。

    李常笑给了他一个法子。

    以乌桓叛乱为由,出兵乌桓。

    暮日单于生性多疑,汉廷与乌桓和亲,必然令其心怀芥蒂。

    而匈奴王庭远离乌桓,对各中细节知之甚少

    舒敖作为左大都尉,毗邻乌桓诸部,倘若从中作梗,便能将这假戏真做。

    舒敖深以为然,当即派人回复单于,同时下令部族点齐兵马。

    通过这些年不断吞并,舒敖部今有族人三万余,能凑出六千骑兵。

    三日后,暮日单于的亲笔书信送到。

    正如李常笑预料的那般,暮日单于信了乌桓叛乱之事,是以言辞间多有勉励,要舒敖守好东面的草原。

    得了单于的许可,舒敖再无顾忌。

    可他已年老,力量与勇武都不如从前,于是派其长子若禾出征。

    舒敖同样有意树立长子在部族中的威望,待他百年之后,舒敖部能够落在自家人手里,不至于沦作他人乐得买个平安,只求赶紧把这煞星送走。

    若禾亲自驻守,同时派人回左大都尉部,要父王将那些已经掌握了耕作技艺的族人送来。

    ……

    与此同时,匈奴与汉廷的战争还在继续。

    匈奴大举进攻,汉军固守城池,并没有主动出击的打算

    说到底,这是天汉帝对修养生息的顾虑。

    他清楚大汉如今不具备覆灭匈奴的能力,强行出战只是徒损国力。

    汉军主将周申更是昔日休养生息国策的制定者,他同样明白其中的道理。

    是以,哪怕亲眼目睹匈奴人破城后大举屠杀的惨状,周申依旧严令部下不得出战。

    匈奴与汉廷在代郡大起兵戈。

    一时间,代郡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

    而另一边,汉帝早已将追随代王归附的那些子民迁入西河郡,他们的伤亡却是小得多。

    说来也讽刺,代郡汉人的性命竟还不及那些外来人金贵。

    ……

    咸阳,太学。

    博士董天嗅到了其中的异样,认为这是个光显儒学的大好时机。

    他趁势向天汉帝进言,那些流散的百家贤者暗中诋毁圣上草菅人命,不惜民力。

    天汉帝大怒,传旨各郡官员严查。

    明眼人都清楚,这事本就是陛下做得不地道,可他们身为臣子,自当替主上分忧。

    于是乎,这种偶然的巧合下,汉室臣子变成了董博士的刀。

    他们明知寻不到证据,干脆选择屈打成招,最后甚至编织所谓的罪证。

    短短半月,大汉麾下六十郡,无数百家流派的学堂被查封,那些百家领袖被捕入狱。

    有的屈打成招,有的认罪告饶,还有的不堪受辱自缢狱中。

    唯独儒家的门生得以赦免。

    他们尚觉不够,甚至主动诬陷那些与他们有交好的百家之人,只为表纳忠心。

    最后,这一切呈递到天汉帝面前。

    太学博士董天再言进言,断绝百家之学,勿使并进。

    天汉帝终归是要脸的,终是拒绝了董天的要求。

    待流言平息之后,他即下旨赦免百家。

    可百家经此大劫,贤者殒命无数。

    其余弟子纷纷携门派传承,或许归隐山川,或而逃窜西北。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