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八十四章 百草随笔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翌日。

    李常笑与德顺早早起来。

    他们将前一天采集的那些黄精取出,用山泉水洗净,再把它们放入铁锅中蒸制。

    德顺望着面前的“铁盖子”,有些佩服自家王爷的奇思。

    毕竟换作寻常人家,谁舍得将铁打成这么一个疙瘩。

    李常笑才不管这些。

    他颇有兴趣地围在火边,眼中有些期盼

    这还是他第一次,依照药经中的古法炮制药材,唤作“九蒸九曝”。

    过程冗长,对李常笑来说却不算什么。

    正好平日闲暇,若能因此开拓些见识,那也是值得的。

    他手中握着细长的木枝,是为随时改变烧柴的火候。

    最开始,李常笑本以为烧火就是单纯的添减柴火的数量。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字面意思可不就是这个。

    然后——他就被跳起的火苗烧着了。

    每每回想起,李常笑都会后怕地摸摸眉毛,鼻尖好似还能够闻着焦味。

    两刻钟后。

    第一蒸结束,将药物置于烈日下曝晒。

    趁此闲暇,李常笑在茅屋的棚顶下,寻了一处阴凉地坐着。

    他从怀里取出一块洗净的黄精,化手为刀刃,削下薄薄一片,放在口中咀嚼。

    很快,李常笑的眉头就扭成了蜈蚣。

    这生黄精,入口是麻味和涩味交织的口感。

    反正在李常笑看来,这两者都算不得是好味道。

    他将那片黄精吐掉,转身走进屋里。

    桌案上摆着一本淡黄的小册子,李常笑提起笔,在上面写下。

    “黄麻,味涩,麻舌,不宜生食”

    页面还留了一大片空白,还需进一步的补充。

    做完这些,李常笑将小册子合上。

    封皮赫然写着“百草随笔”。

    百草二字取名自神农氏,随笔则是兴尽所至的意思。

    说的直白些,就是想到哪写哪。

    他身负秦廷诸家太医传承,作为长生者,自然是想给后人留下些东西的。

    可李常笑性子惫懒,修书这事又不能急于一时,他都是看到了才会想起来去琢磨。

    就以眼前的黄精为例。

    黄精以火蒸制,味甘,平,可充食果腹。”

    往后几日。

    主仆二人在草庐开辟了一小块田地。

    他们从村市买来稻种洒了进去。

    准备来年用自家的粗米,尝试制成曲药,酿作黄酒。

    ……

    元始元年,九月。

    在南越秦军与东瓯秦军两面合围下,闽越首领率部投降。

    自此,东面的百越部族尽数臣服。

    秦国朝堂。

    关于如何治理百越之地,秦国朝堂分作两派。

    以秦国旧臣为首的文官主张留其原制,就如西南夷的蛮族部落般,以夷酋为官。

    这是统一之前秦国的做法,已证明了一定的可行性。

    此番征南大军中,就有许多蛮族部落的将士。

    元始帝本倾向此策。

    直到丞相李由进言:“陛下乃天下共主,北驱匈奴,南征百越,此旷世之功前所未有。当置郡县,拓我神州,使百越之民尽归王化。”

    元始帝冥思甚久,深以为然。

    元始元年,十月。

    圣旨自咸阳出。

    东瓯之地并入会稽郡。

    闽越之地改置闽中郡。

    南越之地改置南海郡。

    一时间,四海万民无不歌颂元始帝开疆拓土之功。

    然而,江淮之地,多有黎庶徭役染发疫病,死伤者甚重小】

    【说】

    值此隆盛春秋,当地官吏为避免秦皇怪罪,隐瞒不报。

    元始元年,十二月。

    咸阳举办了盛大的宴席。

    西南夷各部族首领纷纷遣使前来。

    席间,夜郎使祈求秦廷相助,平息部族叛乱。

    元始帝欣然允之。

    命秦将冯孟领兵五万,前往平叛。

    元始二年,二月。

    夜郎叛乱平息。

    冯孟奉元始帝之命,巡视西南各族。

    半月后,冯孟修书送往咸阳。

    信中直言西南险要,地势艰难,不利作战。

    请命修筑五尺道,连结关中诸郡与西南蛮族。

    同时,九原侯蒙擎请旨,修筑直道,连通九原至云阳。

    元始帝思虑再三,最终应许。

    九原侯统领大秦北疆四十余万骑兵。

    若有异心,则大秦必乱。

    今有直道,则关中秦卒可随时北上。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