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七十七章 杨家杨文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富彦国离开,欧阳文忠的心再度空落起来,索性寄情于文章和书法,想要从中寻到寄托。

    却不曾想——

    这些陪伴了他大半生之物,到今天竟然变得乏味。

    文字端方如旧,但无形中多了几许敷衍。

    文章辞藻规整,却虚伪到他自己都嫌弃。

    欧阳文忠清楚自己的状态,如今在朝廷的每一日,其实并非是为了自己,倒像是在刻意维持那早已形同虚设的“庆历新政”。

    他的心早就不像当年了。

    苏子瞻的诗词偶尔能让他眼前一亮,不过考虑到朝廷的态势,欧阳文忠并不打算举荐苏子瞻,让他趟进即将到来的旋涡中。

    不过文坛的威望,欧阳文忠倒是大方给予。

    他向文坛好友推荐苏子瞻的文章,并希望着有一日,倘若苏子瞻命里有劫难,这文坛的威望可以保住他。

    ……

    庆历三十一年,六月。

    宫中传来庆历帝病重的消息。

    一时间,朝廷内外风云涌动,许多蓄势待发之辈,早已期待着在朝廷格局的重新洗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为了这天——他们等了太久。

    李常笑身居黄州,仍然可以感受到朝廷局势的变化。

    一场足以搅动风云的骇浪将至!

    只不过,他如今的着眼点皆在五子身上,朝廷的变化也被置之身外。

    总之,时代自有其风云人物!

    同年九月。

    太孙赵易代替皇祖理政,由其祖母曹皇后听政辅佐。

    曹皇后与赵仁夫妻四十余年,清楚今日的天下好不容易归于平静,经受不了太大的波折,于是以强力将蓄势待发的旧臣派按下。

    她虽是一介女流,但身份上天然有着优势。

    一来,曹皇后的父亲与胞弟,曹起与曹佾二人,皆是在咸平朝立有大功之人,分别在将门中与民间享有巨大的威望。

    二来,庆历帝坐镇天下三十余载,如今虽然无法上朝,但积威久矣,仍然不是臣子敢硬抗的。

    这诸多因素积累到一处,虽然赵易有些不甘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被剥夺,但为了维持自己在皇祖眼前的形象,还是不宜此刻翻脸。

    王介甫对自己这位学生的性子再了解不过,是以并不担心。

    他甚至为了避嫌,主动请命外放,消除宫中的嫌疑。

    这些年来,老臣派在王介甫的经营下,与二十多年前发生了细微变化。。

    最初,他是靠着继承王孝先与吕坦夫二人的人脉,才确立了自己在老臣派中的地位,并且随着庆历十五年的海难后,他的地位愈发巩固。

    时至今日,王介甫已经实质上具备了指挥老臣派的能力。

    只不过,其中的人员亦有亲疏之分。

    疏远的一派,单纯只是大宋建国以来的官宦家族,其中以吕坦夫所在的吕家为典型。

    他们的目的在于恢复父祖辈执掌朝堂的局面,王介甫最初也是如此。

    然而,这个初衷现在发生了变化。

    王介甫随着对朝廷局势,以及国朝现状的洞悉,发现了大宋立国以来积累的诸多弊病。

    最典型的,当属庆历新政掌权时大肆彻查的土地兼并问题。

    这其中最大的因素,正是老臣派的一部分官宦家族。

    此间种种,有如跗骨之蛆,蚕食着大宋昂扬向上的养分,这也是为何老臣派中会有亲疏的原因。

    王介甫在了解到实情后,有意扶植拉拢了一部分志同道合之人,作为来日的班底。

    他们——将要开创一个属于大宋的强盛时代!

    ……

    天波杨府。

    杨家六房的大院。

    一个看起来六岁左右的孩童,手握一柄木刀,正同一个白发老叟练刀。

    他握刀的手臂显得十分稳当,而起步履稳健,比之练上十余年的人也不差多少。

    “杨家刀法的要义,乃是杀人技的贯通,没有华丽的招式,只在速度,力道,刀尖!”

    白发老叟口中解释着,旋即两手握刀,目光蓦然变化。

    他轻手挥动,汹涌刀茫席卷着疾风而至,空气中传来阵阵“噼啪”的爆响。

    唰!

    银白刀光如匹练划出,直接隔着数十米,将一棵大树的叶子悉数震倒,但树干表面丝毫不见刀痕,这便是对刀法的极致运用。

    孩童见之顿时两眼放光,正准备效仿,却被老叟拦住。

    “文严,以你的年纪,施展这刀法还是太勉强了。等你长大了,爹再教你!”

    杨文严听到如此解释,倒也不再坚持。

    他点点头,正色道:“爹,我们一言为定!”

    “嗯。”

    杨保一口应下,走到一旁擦拭宝刀。

    透过刀光,杨保看见一张清晰而稚嫩的面容,脸上神情不由多出几分复杂。

    这其中既有幼子天赋异禀的欣慰,同时还掺杂着几许感慨。

    他如今年近花甲,再加上常见征战,身上的暗伤不在少数。

    至于穆英。

    她生下杨文严的第三年撒手人寰,唯一欣慰的,是没有遭受病痛的折磨,安然逝于一个夜晚。

    夫妇二人共孕四子二女,算是府中圆满。

    可惜由于夫妇时常不在府中的缘故,儿女们常年与仆从厮混,虽然没到不成器的地步,但性子或多或少有着小家子气的一面。

    长子杨广是个例外,但他如今代替杨家在军中任职,平时也见不着。

    当杨保好不容易想要管教子女时,他却没剩多少活头了。

    只盼着临死前,可以将当年父亲杨昭与母亲李金花合创的刀法传给幼子傍身,让他在未来不至于太过凄惨。

    老来子,注定是得不到完整的父爱的。

    ……

    等到杨保离开后,杨文严脸上的稚嫩消失不见。

    他低眉思忖,暗暗道:“阿爹待我极好,可惜府中的兄长们未必容得下我。大哥常年在外,背负着天波杨府的荣耀,劳烦他主持公道也不是个事。”

    “这般看来,我主动从府里消失,想来这是最好的结果。”

    想通了这一点,杨文严忽然觉得有种心累,而非疑惑得解的释然。

    他摇摇头,宽慰自己:“先生尚在人世。至少,我并不孤独。”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