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四十二章 党项龙蛇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咸平十六年

    新一年的科举落幕。

    韩稚圭,程伯温,欧阳文忠以及眉山苏家的苏明涣同时中举。

    这一届科举由太子之师,曾经“连中三元”的王孝先主考。

    他对本届录用者赞不绝口。

    咸平帝殿试考核进士,最终点了欧阳家的小子为状元。

    他与王孝先一样,以二十之龄压倒一众老辈学子,争下状元之位。

    民间对这次科举讨论度极高,深切期待朝廷未来是否会再出一位王相公!

    ……

    同时在这一年。

    朝廷以曹起担任主帅,调来禁军中的将门老辈,举国朝之力,纠集十八万禁军,向着西北方面进发。

    折家父子,种平的新军,呼延家的旧将,还有天波杨府训出的娘子军一齐出动。

    正值党项首领李德昭生逢重病,宋廷打算彻底埋葬这一支党项部落。

    至于往西的西州回鹘,乃至更远喀喇汗,全部在宋廷的规划之中。

    为此,咸平帝甚至将杨昭夫妇派出,打算笼络凉州的唐国公,一起出兵夹击党项。

    消息传至国朝,百姓遭逢过战乱的时节,不由引起恐慌。

    咸平帝这时抛出一个重磅炸弹。

    大宋水师找到了扶桑!

    扶桑可是传说中的地名,历朝历代并不乏雄主寻找扶桑,奈何都折戟而归。

    久而久之,百姓将这二字早就归为与“海上三岛”一样的存在。

    可想而知,咸平帝的消息究竟引起多大风波。

    只有极少数人知道。

    咸平帝这话不假,只是真的内容并不多。

    年初时候,柳三变遣人传回消息,他们已经将夏洲最主要的七座岛屿攻下,此外还有零散的一百余岛屿。

    水师的士卒收拢当地土著,并将反对者集中到一座岛屿上,统一看管。

    大宋海船停歇补足,零散的船队则在皇商的陪同下,前往其余小岛寻找有价值的作物。

    他们耗费了朝廷如此多的钱财,自然不能空手而归。

    柳三变大费周章,最终寻得一种名为“夏洲果”的植株,遣人送回国潮。(夏威夷果)

    他的本意是将此物作为一种高级的蜜饯参事,用以取悦国中富人,从而赚取金银弥补财政的损失。

    不过这样的表达,却被咸平帝利用。

    他亲自品尝过“夏洲果”,发现这果实具有不错的香味,而且不同于神州的任何一种植株,于是亲自赐名“扶桑果”。

    这自然成为咸平帝鼓动百姓的最好武器。

    李常笑对此心知肚明,却没有阻止的意思。

    归根结底,大宋的君臣需要一个足以让他们摆脱安逸,追求强盛的信念。

    否则,即便现有秩序下武院已经建立,但若是兵戈长期弃之不用,武将也很难在朝中具备话语权。

    再者,党项的力量经过连年打击,尤其是李霸图在世时的压倒性优势,早已不成气候,不过是苟延残喘。

    与其让西域幕后的国度借此消耗大宋,倒不如将其推至台前,成为一个切实的征服目标。

    ……

    武威郡公府。

    自打曹?嫁入东宫之后,偌大的侯府彻底冷清了下来。

    曹起常年带兵在外,加之他多年不养妻妾,导致府中的主子,满打满算只有曹佾一人。

    他整日幽居府中,深入浅出,一心一意参悟道藏,力图践行父亲与师祖未曾走过的道路。

    这日,曹佾穿着道袍,点上焚香,手中提笔抄录道经,

    他一边抄录一边默念。

    “夫灵宝之文,始于龙汉。龙汉之前,莫之追记。延康长劫……”

    一句句道法真言吐露,无形的力量迅速蔓延,不断变化,显现出道剑,道珠,道藏之类的异象。

    若有修道者在场,看到此情此景,定会感慨一句:“少年真仙!”

    这时,院子外忽有大风袭来,吹得院中的落叶??作响。

    曹佾似有所感,抬起头,却见一位青年的身形浮现。

    他认出来者,上前行礼:“参见李师!”

    李常笑打量着曹佾的境界,不由点头。

    此子时年不过二十,固然有先天胎息的作用,但这般年岁就已修成真罡之境,放眼当世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当然,这与默娘以凡人之资登仙有关。

    世上有了地仙,则山川万物的灵性被唤醒,散布到天下之间,自然而然就会显得灵气十足。

    昔日遗失的武运缓慢恢复,多方因素齐力促成下,曹佾得以突破这一重境界。

    李常笑打量片刻,点点头:“我与你一脉尚有缘法,答应会让三教布衣彻底成道。”

    曹佾生而知之,拱手一礼:“请李师指点。”

    “成道者,需当立下功德。匡扶社稷是功德,斩断龙蛇是功德,度化万民是功德。你之性子,只有这第二条最合适。”

    “眼下大宋兴兵,却是阻断龙脉生成。党项有龙蛇问世,你可斩之,以立功德。”

    曹佾闻言重重点头:“弟子明白。”

    ……

    半月之后。

    党项,翔庆军

    大宋的骑兵发动奔袭,与凉州的战兵一起,犹如豺狼猛兽一般,朝着党项的部众扑去。

    种平与范伯纯带着一营的骑兵紧随。

    两军交接,喊杀震天。

    种平抄着一柄诃藜棒,向着过往之人奋力砸去,长不过四五尺,却分量十足。

    他一棒砸在党项人的脑门上,虽然没有打得血肉模糊,却是凭借着势大力沉之机,将人从马上甩下,很快又被乱军冲踏至死。

    种平身后的士卒也清一色舞着诃藜棒,在大军中显得别具一格。

    范伯纯居于左位,一马当先,宛如雷神下凡一般。

    党项之人在宋军骑兵的轮番冲刷之下,很快乱了阵仗。

    一位不过十五六岁的党项少年在这之中格外显眼,他名李嵬理,是党项首领李德昭的亲子。

    李嵬理年少勇武有佳,深得李德昭喜爱。

    不久之前,父子还畅想着利用喀喇汗与西州回鹘的力量挫败宋军,建立属于他们党项人的国家。

    然而,宋军突然的到来,无疑是打破了他们的幻梦。

    李德昭率军退守,同时向西州回鹘讨要兵马。

    至于李嵬理则代父镇守翔庆军的关隘,这是他们党项的第二重关隘,倘若丢失,与亡了半壁江山无疑。

    正当败军集结。

    有党项将领上前,请示道:“殿下,前面的弟兄快要顶不住了,可要下令撤离?”

    闻言,李嵬理不甘地看了一眼远处的宋军。

    他心下发狠,脸色铁青:“走!!”

    随着这一句命令下达,后方的党项将领先被簇拥离开,留下相当数量的党项平民留下拖延。

    此时此刻,宋军的主力已经感到,对党项全军形成了三面的合围。

    许多党项士卒直接投降,被押送至战俘的营地。

    至于负隅顽抗者,无一例外被杀。

    曹起率领大军迅速占领整个翔庆军,几位老将来到曹起身旁,请示道。

    “大人,吾等可要追击。那李嵬理小崽子据说野心极大,其复杂程度甚至还在其父之上!”

    曹起闻言,神秘一笑:“诸位莫要慌张,本帅早已派人前往拦截。”

    “至于此人的身份,稍后你等就会知晓。”

    ……

    清幽的山谷传来急促的马蹄,两面逼仄的峭壁夹拢,传出“呜呜”之声,宛如鬼哭狼嚎一般。

    李嵬理不知道自己奔袭了多久。

    他转过头,却见原本还簇拥着一众将士早已散开,只余下数位亲卫仍然停留。

    不知为何,李嵬理忽然有了一种心悸的感觉。

    他左顾右盼,猛然抬头。

    遥望见山谷有一道缥缈的人影站立。

    “驭——”

    李嵬理当即勒马,面上少见多出几分惶恐:“你是何人!”

    来者一个纵身落地。

    这时,李嵬理终于看清了此人的面貌,竟然是一个与他年龄相仿之人。

    此人头戴天冠,一袭道袍,一柄三尺青锋在手。

    李嵬理熟悉中原文化,面露凝重:“你是隐世道门之人,师承何人,为何插手两国战争!”

    曹佾微微抬头,青锋倒转,啸出一抹抹剑芒,直接隔空将李嵬理的左右击落马下。

    这突然的变故更是让李嵬理脸色大变。

    曹佾盯着此人的面相,瞳孔中的紫光一闪而过,自语一句:“你便是大夏龙蛇?”

    “可惜,这世间注定无夏。”

    说罢他一剑斩出,显得干脆而又利落。

    李嵬理听不懂这“大夏龙蛇”的意思,可是此刻他心中没来由生出一丝迫切感和危机感,脱口而出。

    “何谓大夏龙蛇!”

    曹佾显然无意与他解释,身形一闪,清风上覆盖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罡气,横扫过来!

    李嵬理生死之间,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

    他提起朴刀,这是李家传承之物,本名大夏龙雀。

    李嵬理挥舞着大夏龙雀,奋力抵挡。

    嘭!

    一剑斩下,大夏龙雀直接被拦腰斩成两段,李嵬理却因祸得福,活了下来。

    他转身就跑,没有丝毫犹豫。

    曹佾见状面色不改,手中忽然多出一对笏板。

    他轻喝一句:“去!”

    笏板脱手,变得越来越大,稳稳当当落在疾驰的李嵬理上首,形成了一片巨大的阴影。

    李嵬理脸色大变,不由呼喊:“不——你不能!”

    曹佾这次却不会再给他机会,左手化掌,从容拍下,天边的笏板同样坠下。

    只听“砰”一声,笏板下血肉模糊。

    曹佾再度上前,从李嵬理已经残缺的尸体中将头颅捡出,纵身一跃,扬长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