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八十章 百帝争世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年后。

    随着最后一支逃入南面的沙陀余孽被清剿,意味着这一本该冉冉升起的北方霸主宣告覆亡。

    乾符帝的威望也随着这一战得以稳固。

    只不过,在接下来的数年之中,杜牧之与李义山二人接连病故。

    大唐朝堂暗流涌动。

    ……

    一转眼,又过了六十年。

    大唐自乾符朝之后,文武的矛盾日渐加剧,其中也包括寒门与世家之间的争端。

    科举舞弊的乱象凸显,这让本就千钧一发的科举,直接被世家大族垄断。

    历代天子知道这其中的弊病,奈何大唐一朝历经三百年,开国之初的功臣世家绵延至今,早已发展出了根深蒂固的势力。

    当今天子的年号永元。

    永元帝自己就是通过铁血手段登基称帝的,立志效仿大唐先祖,还天下一片清明。

    随着一道道圣旨落下,以往行风作乱的世家子弟被缉拿。

    大唐天子与大唐世家的战争正式打响!

    世家大族率先占据东都洛阳,与长安的天子兵马割据抗衡,并且力图通过迎立新君,以达到遏制永元帝的目的。

    战事焦灼了三个月有余。

    直到一支能召唤天雷的神兵出现在战场上,直接将尚且处于持刀砍杀阶段的世家大军杀得措手不及。

    这是大唐立国之初,李常笑赠与武德帝的火器传承。

    如今世家大族意图反抗朝堂,动摇李氏皇族的社稷,事先留下的火器大军正式加入军中,给冷兵器时代的兵马以降维打击!

    随着一支支叛军先后被清剿,世家大族节节败退。

    永元帝也是下了狠心,凡是主谋战事的世家,一律诛九族,余者尽皆流放,五代之内永不录用!

    ……

    随着永元朝的清洗,大唐的世家被清除了九成以上,余下的勋贵也都被夺去官职与权柄,与李唐宗室一般只守富贵,不问政事。

    当年的“五姓六望”,经过这么一番清洗之后,彻底丧失了干涉朝堂的能力。

    寒门弟子大举被提拔,协助永元帝一同纠正科举的乱象。

    经过永元帝一朝三十年的清洗,科举的秩序与公正得以恢复,后世之人将这一时期称作“永元革新”。

    ……

    随着科举的肃正,文中书院也迎来了一波新的高潮。

    绛州王氏由于不参与朝政,躲过了永元一朝的大清洗,成为硕果仅存的传世之族。

    李常笑辞去文中书院的山长一职,转于幕后。

    不过他通过对历代王家子弟的师徒传承,倒也间接将文中书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黄颊山中。

    李常笑与陈抟对坐于亭下。

    陈抟一生参悟“三教布衣”留下的传承,如今倒也通过己身的造化,修成了先天之境,得以长命百岁。

    时至今日,陈抟亦是从当年的童子,变成一个年过九十的老者。

    他朝前行了一记道家礼,缓缓道:“先生,我之大限或不远矣。”

    “羽化之前,有一事想要求先生答应。”

    李常笑闻言,眉头轻挑:“你且说说看。”

    “陈抟想将一生所学也传与后人。”

    “这是好事,你自作主张即可。”李常笑轻飘飘道。

    “先生,我想将‘陈抟’与‘三教布衣’一同交由弟子。”陈抟低着头老实道。

    李常笑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陈抟是想要以后的弟子全部以“陈抟”为名。

    他当即面露思索,视线不经意撇过陈抟的时候,后者身子不由一哆嗦。

    陈抟心惊不已。

    他以儒释道之学参悟先天,已经掌握了一部分有别于“仙凡”的神通。

    若在上古时期,是可以道一句“真仙”的。

    何况当今武道不兴,像他这种存于红尘世间的先天之人,还能可以享受世人香火供奉的。

    可即便如此,陈抟每一次面对李常笑时,都会有种蚍蜉撼树的无力感。

    他知道自己的一切是被眼前之人安排,当然也曾生出过反抗之心,但这如鸿沟一般的实力差距,最终迫使陈抟只能选择顺从。

    但他又不甘自己的一生辜负,所以想着将名字传承下去。

    至少,世人要知道,有他这一位陈抟。

    李常笑双目透过陈抟的识海,将他的心思一览无余,尤其是其中的小心思与算计,只让他觉得有几分啼笑皆非。

    不过相较于“三教合一”,这其实不算什么。

    李常笑点点头:“若你能将《先天易学》与《太极八卦》的传承参透,往后就依你所言。”

    闻言,陈抟大喜过望。

    “先生放心,陈抟定然做到!”

    十年后,陈抟羽化。

    一位新的“陈抟”接替了他的一切,重新行走于人世间。

    ……

    距离“永元革新”一百年之后。

    李唐皇家经过四百多年的繁衍与生息,光是武德帝这一支的子孙后代,其人数就有近百万之多。

    至于其余的旁支旁系,再算上大唐天子赐姓的臣子,以及原本的李姓家族,天下姓李之人突破千万之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姓!

    这一代的大唐天子无嗣而终,最终只能从宗室子弟中寻一抱养,登基是为“平安帝”。

    平安帝同样无子而终,这让宗室中的野心家找到机会。

    同样是高祖皇帝的子孙,凭什么你当皇上,我只能啃草根!

    一时间,朝廷由于天子之位空悬而陷入混乱。

    宗室子弟虽说远离朝堂,但其中有不少家底殷实之人,趁着朝堂之势大手一挥,直接聚集起兵马,纷纷开向长安。

    其余者有样学样,纷纷自立为大唐天子。

    各道州随即陷入一片混乱,就连始终固守边疆的兵马也随之下场,天下战火再起!

    一个个宗室王侯占领一道,一州,乃至一县称帝。

    前后不过二十年,大唐先后出现上百位自立为敌的宗室,这极大折损了大唐天子的威信。

    手握军权的将军瞅准时机,攻城略地,收拢人心!

    ……

    直至宋州的赵玄郎出面收拾残局,一连将北方的二十余位杂牌天子捉拿,才算是结束了北方“诸帝争世”的局面。

    他以汴州开封为京,立国号“宋”。

    虽说南方还有三十余位大唐天子,但自打赵玄郎立国起,大宋朝廷已经宣告了大唐的覆灭。

    面对被俘各位的大唐天子,赵玄郎与大宋文武也不敢真的效仿过往朝代,彻底清算前朝的皇室。

    且不论大唐皇室上百万的子弟能否杀完。

    大唐养望五百载,天下人都要承受这份恩情,赵玄郎也不例外。

    即使最终被不肖子孙挥霍,但在天下人心中大唐一朝仍然是神州最强盛的时期。

    赵玄郎与左右一番合计,最终挑选了在长安的那一支李氏子弟封于凉州,作为“唐国公”,以延续其祖宗社稷。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