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李氏长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且说李常笑杀死轧荦山之后,倒也没有急着离开。

    既然来都来了,总是要去看看的。

    昔日张图的府邸正在这范阳,还有那一株享寿三百六十载的神桃子树。

    时光匆匆。

    当年桃园结义的盛景不再,只余下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故事流于民间,还有涿郡张氏的子孙时常绵延。

    可经过轧荦山这么一番折腾,涿郡张氏的荣华也到此为止。

    张府后院。

    随着范阳城中兵燹乱起,四面八方俱是一派荒凉的景象。

    李常笑步入院中,一双眸子仿佛可以穿透阴阳之隔,最终落在一丛丛桃树之上。

    这里就是当年张图四人结义之地。

    李常笑绕过一众桃木,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一截树苗的位置。

    “神桃树(子),寿十六载,余三百四十四载。”

    见此一幕,李常笑先是愣了一瞬,转而露出几分惊讶之色:“有趣,我道是以为你寿终将尽,不曾想竟然还重活一世。”

    兴许是听懂了他的话,苗上的几分绿意随风而动。

    “只可惜,你的过往是无人可以知晓了。尤其是涿郡张氏消亡之后,失去了香火供奉,你也将消亡。”

    “真不知道,咱们下一回见面,你是否还在。”

    ……

    见过神桃树之后,这张府再没有什么值得他停留的了。

    亭台楼阁经过数代的修建与翻新,早就没有了当初的模样,李常笑与其在这破碎的片段中寻觅熟悉感,倒不如去喝一碗酒来得痛快。

    他摇了摇头,施施然朝着府外走去。

    快到门口,忽有一道白袍人影上前见礼。

    “弟子李长源,拜见祖师。”

    李常笑眉头微微皱起,看向面前这人,=莫约三十来岁的年纪,丹田氤氲出灵气,隐隐在顶上凝成了一具丹鼎。

    竟然是修成了真罡的人物。

    李常笑若有所思,这也明白过来,为何这李长源可以认得他。

    他点点头:“《药王道经》修至第三层,的确是难得的慧根深厚之辈。”

    这话变相是承认了他的身份。

    李长源顿时大喜过望:“多谢祖师夸赞。”

    “药王道宫可还在,如今是第几代掌门了?”

    “回祖师,长源拜于二十四代掌门麾下,如今已经传至第二十六掌门,道号章山。”

    李常笑闻言来了兴致:“当初我的师尊也是二十四代掌门,有趣,你这小子与我也算有缘法,一起去喝一杯?”

    “这是长源的荣幸。”李长源拱手一礼,神色陡然郑重:“祖师的师尊,莫非是我药王道宫的先祖。请祖师告知,弟子定然在宗门典籍上补齐。”

    “这不重要,”李常笑摇摇头:“宗门既已消逝于尘土之中,何必再追寻来处。”

    当年的缥缈剑宗一直传到了吴朝才覆灭,宗门延续近千年,也算是寿终正寝了。

    ……

    范阳的一处酒肆

    李常笑与李长源对饮,通过谈话也明白面前这人的出身与经历。

    出自辽东李氏,早年拜于药王道宫名下,又与幽州的隐士往来,习得一手高超的医术与星占之术,在幽州颇有盛名。

    开元贤相张子寿生前,对李长源很是赏识。

    一番畅谈之后。

    李常笑扬了扬酒杯,好奇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莫不是打算出仕?”

    李长源点点头:“虽说如今的范阳乱局,早在先帝的意料之中,今上继承了先帝的贤明,未来一段日子国朝仍将鼎盛。”

    “只是今上毕竟年事不低,诸位皇子阅历尚浅,未来朝堂免不了会有波折。”

    “长源不才,愿意接过先帝遗志,再续我大唐的盛世。”

    闻言,李常笑眉头一挑,揶揄道:“可是范阳的战事将尽,未来朝廷论功行赏时,恐怕未必轮得到你。你要如何证明,自己是可以匡扶大唐之人。”

    李长源显然早就想过这件事,立即给出答案。

    “虽说国事皆平,可西南仍有吐蕃,南面尚有南诏,只要付出了心血,总归是会让看到的。”

    “说的不错。”李常笑点点头,意味深长地在李长源肩上拍了一下。

    “既然你喊我一声祖师,也算是你我之间的缘法。今日赠与你一份机缘,对吐蕃的战事有所裨益。剑南军大帅高达夫与我有旧,你可前往投奔。”

    “多谢祖师。”

    ……

    与此同时

    剑南唐军与吐蕃军的前线。

    随着国中局势稳定,大唐的强大国力很快恢复运转,大量的兵甲与粮草送至前线,以供应剑南大军。

    尤其是在哥舒翰与郭汾阳节节取胜的消息传来之后,剑南唐军更是多了几分心气,想要如同袍泽们一般战胜敌手,不辱大唐边军的威名。

    一处行军营帐。

    将士们才经历过厮杀,幸亏是打胜了,这时的士气正高昂着。

    杜子美穿着戎装,也混在将士群里。

    他这一支小队的军校尉是严季鹰,早年在华州与杜子美有过一段交集。

    时过境迁,二人的身份悄然发生转换,但这关系却没变多少。

    严季鹰搀着杜子美,笑道:“杜大人今日的勇武,真是令严某对一众文人的影响有所改观。至少杜大人,着实叫人佩服。”

    杜子美喘着粗气,到后面是在走不动,索性停下。

    他面朝严季鹰,露出了一个吃力的笑容:“严大人谬赞。相较于我的那些故友,子美的表现就有些差强人意了。”

    闻言,严季鹰若有所思,很快有了答案。

    “杜大人说的是李太白一行吧,他们在永徽军中的表现,着实让人称道。”

    杜子美点点头,不无遗憾道:“太白兄斩首三十余,按照军功可破格授官了。反倒是我,年纪比太白兄小了十余岁,表现得反而更为不堪。”

    “毕竟术业有专攻,杜大人的诗文令我军将士赞不绝口,时常还能引起将士的战意,功劳绝对不小。”

    一道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二人抬头看去,发现竟是高达夫,顿时面露起身行礼。

    “参见高大帅!!”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