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八十九章 高昌国灭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贞观十三年,四月。

    大唐兵出凉州,讨伐不臣的高昌。

    随着秦珩、房孝冲、杜知礼等开国老臣接连离世,朝廷中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日益捉襟见肘起来。

    卫国公李药师,冀国公薛奎、银国公苏冀,卢国公程明礼。

    四位在一众国公中,还算老当益壮的将领被派出。

    ……

    长安城下

    程明礼手持宣花斧,由于常年练武,他的身材倒是没有多少变化。

    相比之下,银国公苏冀整个人足足胖了一圈,显然是到了老年发福的时候。

    程明礼策马到他近前,打趣道:“苏老哥,你这是愈发富态了。”

    “呸!”苏冀瞪了他一眼:“老程头,你懂个屁。我这是奉命带兵,又不是奉命杀敌。也罢,到了高昌,定要让你看看我老苏的用兵神策。”

    “哎呀,怎么还是这么容易动怒,”程明礼无奈地耸肩,不再挑拨苏冀。

    他看向薛奎,目露惊讶:“老薛,怎么见你是愈发精壮了,莫非有什么养生的妙方?”

    薛奎提着一杆方天画戟,哪怕上了年纪,仍是一副憨厚的样子。

    他摇摇头,不确定道:“可能,是因为不争抢吧?”

    同样是大唐国公,薛奎在一众老将中却是最晚获此殊荣的。

    他一直熬到四年前大唐攻灭吐谷浑,才得封国公。

    程明礼也是个人精,一点就透。

    感慨之余,他看向薛奎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羡慕:“当年的弟兄们,要数徐绩和你的运道最好。唉,早知我也拜入东来大师名下,听他指导两句了。”

    此话一出,薛奎的脸色忽然变得有些古怪。

    他盯着面前的程明礼,开口道:“师尊也评价过卢国公,可愿听听?”

    “快说!”程明礼一下子来了精神。

    “师尊说过,卢国公这人虽然文武皆不算惊艳,但胜在知足常乐。要说大唐最快活的,非卢国公莫属

    闻言,程明礼的笑容直接凝固当场。

    他有些委屈:“俺老程这三板斧,吴末时可以杀得反王闻风丧胆。哪怕在我大唐,也立下了不少功绩。大师说我武艺不行,俺老程坚决不认!”

    薛奎没有反驳,脸上的神情依旧。

    半晌,程明礼自己先憋不住了。

    他摆摆手:“好吧,俺承认自己足够知足和快活。但是,却也并非一直如此。”

    一旁听了许久都不曾出声的卫国公李药师,这时缓缓开口:“卢国公,莫非你也认命了

    “认了,但没有完全认。”程明礼叹了口气:“虽说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但这高昌毕竟是俺老程的最后一战,必须要打得漂亮。”

    说罢他郎然一笑:“此番归来,俺老程也要尽享天年了。东来大师说得不错,俺老程这一辈子,图的就是快活。”

    李药师深以为然,却还是无奈摇头:“我也想离去,可惜陛下未必会答应。”

    “那是当然,”银国公苏冀挺着大肚腩,哈哈大笑:“一个你,一个徐绩,这可是我大唐的护国之臣。你们在一日,这大唐才有安稳的日子。”

    “若真是如此,李某当真还走不得。”李药师故作无奈。

    话音刚落,程明礼三人同时“呸”了一嘴,齐齐说道:“你爷爷的奶奶的爷爷!”

    ……

    长安城头,贞观帝与太子早早到来。

    只待大军集结,就将出征。

    贞观帝听着臣子们的交谈,笑骂道:“这群老家伙,一个二个都想着颐养天年。朕得给他们一些教训。”

    太子跟着贞观帝打理政事,少说也有几个年头了,对自家父皇的性子是再清楚不过。

    他轻笑道:“父皇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叔伯们心里清楚,适才愿意替大唐守住社稷。”

    “你这臭小子,”贞观帝瞥了他一眼:“也就是你,还有谁家的太子敢这样对他父皇说话。”

    太子面露讨好:“可是皇儿的子嗣圆满,儿女双全。你的孙儿和孙女,可都是东宫出来的!”

    “呵,”贞观帝冷笑一声:“那是人家武照的功劳,与你何干!”

    这话倒是正中了太子的痒处,只能尴尬一笑。

    “我老李家出了你这一个耙耳朵太子,真是难堪。回头朕若驾崩了,你自行到宗庙告祭先祖,省得让朕替你受过。”

    “孩儿知道哩!”

    父子二人说笑之际,城下的士兵已然集结完毕。

    贞观帝与太子齐齐收起笑容。

    他们站在城头,足以让下方的每一个将领,每一个士卒看到他们的尊荣。

    就像是送别其他远征的大军,贞观帝进行例行发言。

    城下士卒望着顶上的龙袍人影,知道那是他们替之卖命之人。

    “朕与大唐父老,一并在此等着诸位载胜归来。”

    “大军,出征!”

    主将李药师拔出佩剑,揭开了大唐征讨高昌的序幕。

    ……

    太极宫

    太上皇年过古稀,腿脚开始变得不利索。

    可他每日仍然坚持骑马,哪怕透支身体的机能,亦是在所不惜。

    太上皇策马在前,玄吉与一众高手随身护持,无奈劝阻:“上皇,今日不如到此为止吧。太医说过,您不宜再动兵戈。”

    “你们懂什么,”太上皇挑着眉头:“朕答应过罗云那小子,待到幽州出征之日,定要北上赴约。”

    “朕这一辈子从来一口唾沫一个钉,总不能到老了,还违背和一个小家伙的约定吧?”

    罗云是已故燕王的孙子。

    罗燕病逝,太上皇亲临幽州,勉励大军的时候,与燕国公世子罗云立下这约定。

    知道归知道,但对玄吉等人而言,没有什么比太上皇的龙体安危更重要。

    他们仍然继续追逐。

    直到太上皇实在不忍心蹉跎老部下,这才勒马停住。

    他就像失去了心爱玩具的孩子,无奈道:“行了,拗不过你们,回宫吧!”

    “谢上皇。”

    ……

    半年之后,高昌王鞠泰惊悸而亡。

    其子投降唐军,高昌国灭。

    贞观帝下旨,分别设立西州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以应对残余的西突厥势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