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玉箫情劫 > 第564章 皇帝的异常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确定了是密道入口,即墨寒便也不再犹豫,背着夏桓就进了密道口。

    等他们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后,密道口很快就缓缓合上了,外面也恢复了原貌,仿佛他们从不曾来过此地似的。

    过了没多久,议政大殿的大门被人打开了,按照惯例,早朝会要如期进行,文武大臣陆陆续续的进来,站在各自的位置。

    这个时间点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算很早,除了特殊行业之外,京都城的百姓大部分应该都还没起床。

    参加早朝会的文臣武将,也都是哈欠连连,显得精神不济。

    这间接的说明,他们要么是昨天晚上睡得太晚,睡眠时间严重不够,要么是心中有事,睡得不踏实。

    想必是皇帝刘承与即墨寒之间的事,已经发展到难以隐瞒的地步了,各个大臣都在忧心此事。

    两个人都是根正苗红的长安王后代,都是天之骄子,各有各的优势。

    刘承占据了血统上的绝对优势,是名正言顺的刘氏王朝皇位的合法继承者;

    即墨寒则占据了人和的优势,可以说,推翻刘振国统治的绝大多数武装力量,都是他花了十年时间,一点一点凝聚起来的。

    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的努力,即墨家族想报仇,也不知道还要等到哪年哪月,更别说一举将刘振国拉下皇帝宝座,取而代之了。

    如今家族大仇得报,外部敌人已经不存在了,于是理所当然的,就开始了内部的大清洗。

    这是早晚的事,每个朝代都这样,这几乎是亘古不变的铁律,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至于大清洗的时间,取决于新帝的心胸与有功之臣的态度。

    桀骜不驯的有功之臣,肯定是最先面临皇帝大清洗的,但即墨寒应该还算不上这一类人,因为他既没有皇帝加封的功名,也没有实际的职务在身,顶多就算是一个闲散的皇亲国戚,与刘氏皇族有那么点沾亲带故的关系罢了。

    可谁都知道,即墨寒在南梵国的影响力,恐怕连长安王夫妻都比不上,这就是刘承最不能容忍的,也是刘承最为忌惮的。

    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可能允许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这就是刘承为何一定要痛下杀手的原因,而这也是文臣武将近来睡不安稳的原因。

    乱象已起,谁能高枕无忧?

    两个年轻人都得罪不起,这就像一场豪赌一样,输赢全凭感觉,又不可能两头押注。

    墙头草的行为,最容易令得两边都心生厌恶,所以只能将身家性命,与一族的未来都押在一边,赌大赢大,若赌输了,全族都跟着遭殃。

    要快速做出这种决定,何其艰难!

    所以文臣武将近来会失眠,就再所难免了!

    议政大殿内的大臣到齐后,外面的天,看起来才算完全亮了,时间大概是卯时。

    朝臣们在等待皇帝的间歇,就三三两两的聊了起来,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就过了早朝会的时刻,皇帝仍然是没有现身,这也是件稀罕事!

    总之,皇帝刘承近来的行为与言语都透着些许古怪,或者说与往常不太一样,更为准确。

    连行为准则都随之有了些细微的变化,比如皇帝以前从不会早朝时间迟到,做事情也绝不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为人处世总让人找不出半点不是来。

    而近几个月以来,却种种异象横生,迟到都是小事了,他渐渐的在某些事情上开始独断专行,而且他事后也没有给朝臣们一个合理的解释,等等类似的事情,林林总总有许多。

    很多与禁军相熟悉或者家中有子侄辈,在禁军中当差的大臣,都知道了昨天晚上的不同寻常。

    因为皇帝下了一道很奇怪的命令:所有禁军所属都要在军营中待命!却没说待命,具体是要执行什么任务,总之就是透着一股杀伐之气。

    这会儿皇帝又足足迟到了半个时辰,也没人来知会一声到底是何原因,是不是今儿不用参加早朝了?没人知道,也没人敢出声议论这个问题。

    别看各个大臣之间聊得挺热络的,但都小心翼翼的避开这个话题。

    表面上谁都装作若无其事,气定神闲的样子,但谁都清楚,宫里定然是发生了大事,这个情形分明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前兆。

    辰时都已经过了,宫里还是没人来招呼这些参加早朝的大臣,似乎刘承忘记有早朝这么一回事了,朝臣们也都被人给遗忘了。

    巳时都快过了,大臣们已经掩饰不住焦虑不安的神色了,感觉大事不妙,都在猜想,是不是宫里发生了军事政变?

    直到午时初,刘承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来到议政大殿,他有些歉意的解释道:“抱歉!让诸位爱卿久等了,昨夜宫中进了刺客,梁统领被刺客重伤,宫里整整闹了一夜,至今都没能见着刺客的踪影,朕也一夜都没合眼,一直在一线指挥围杀刺客。

    今日时间仓促,就只捡急事要事商议,议完就退朝,朕还要继续盯着禁军搜寻刺客呢!

    不过,诸位也别紧张,刺客绝不会闯到议政大殿来行凶的,朕早早就派人将这里重点保护了起来,只待早朝过后,就会派重兵护送各位安全出宫。”

    皇帝刘承的解释有些牵强,但所有大臣都很默契的保持箴默,不敢多问,生怕触怒了心情不佳的皇帝。

    龙颜大怒可不是谁都能承受的,此时所有大臣都在衡量,自己要议的事,是否算得上是急事大事?若不算大事急事,是不是就可以明日再议?

    见文武百官都在面面相觑,似乎都在犹豫,要不要在今日,提出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来请皇帝定夺。

    刘承今日心情确实是糟糕透了,也无心处理朝政,之所以又会出现在这里,就是希望继续保持一个明君形象,至少让人觉得他是个临危不乱的君王。

    过了好一会儿,见仍没有人出声,刘承眼神示意旁边的太监,那个大太监心领神会的高声道:“有事奏报,无事退朝!”

    又过了一会儿,还是没人出声,太监得到指示后,赶忙高声道:“退朝!”

    太监‘退朝’二个字的尾音拉得很长,就是宣告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于是文武大臣头一次起了个大早,参加早朝会,结果破天荒的啥也没干,就是干等了皇帝两三个时辰,然后……然后就散朝回家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