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玉箫情劫 > 第101章 家书传递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某日,李相下朝归来途中,被王尚书拦住了车驾。

    王尚书很郑重地向李相道歉,说自己教子无方,冒犯了相府小姐,请李相原谅。

    李相怒气冲冲地问道:“王尚书,你要不要随我到我府上去,看看我孙女,她已神志不清!你还求我原谅你吗?若不是太子殿下从中调和,我李府定要你儿子以命相尝。”

    王尚书还是拉着李相的手道:“求李相原谅,要不然太子殿下真的会将我儿活活打死的。”

    王尚书救子心切,也顾不得颜面跪下求李相。

    李相摇头表示无能为力:“我救你儿子,谁来救我的孙女啊?除非你能将我孙女恢复正常,我便原谅你。”

    王尚书跪谢道:“谢谢你!李相!我会找人尽力救治您孙女的。”

    自此李相府上御医进进出出。有的是太子派来的,有的是皇帝派来的,还有王家派来的,可是文静连一点转好的迹象都没有。

    太子来过多次,他告诉文静,让文静叫他畅哥哥,文静便叫她畅哥哥,以后每次见到也只会叫一声畅哥哥。

    秦城为了帮助文静恢复,尝试着带她去回春堂,她在回春堂表现得一切正常,认识所有药材,对治病救人也很熟练。

    对此秦城抱着乐观态度,他认为文静的失魂症一定能好,只要在她熟悉的环境中,慢慢的一定能好的,所以文静在经历被劫后,休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好转,整日失魂落魄的,在回春堂她反而显得很正常,所以众人就默认她每日去回春堂了。

    太子经常便服亲自去回春堂看望文静,见她还是能正常看病救人也算松了口气,终于肯放了王涛,王尚书对李相感激不尽。

    自此以后,文静每日白天在回春楼帮忙,晚上同岑岚一起回相府陪老夫人。

    每月初一和十五还是照常去南城门外寺院敬香。

    不过太子每次都会陪同,安全完全不成问题。

    陵波城李浩在正月二十那日终于收到家书,足有五十多页纸那么厚。

    李相是个条理清晰的人,一桩桩一件件都写得清清楚楚。

    也难怪这么久才收到,估计这堆信纸都写了好几日才写完。

    李相写的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即墨寒母子回归的事,来龙去脉写得很清楚。

    先是告知李浩即墨嫣的真实身份,是长安王与如意郡主之女!

    再就是告知他,即墨嫣当年离开的真正原因。

    当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他喜极而泣,拿着信纸的手都不自觉的颤抖起来,原来嫣儿妹妹真的是为了救自己才被迫离开的。

    接下来李相在信中,跟李浩讲述了四十年前那场血案的始末。

    如今,长安王与如意郡主要向朝廷,给那些死难者讨回一个公道。

    因嫣儿的关系,刘振国不可能容得下李家,所以李家如今被迫逼无奈选择了站队,长安王如意郡主隐忍了四十年,刘氏皇族很快就要变天了。

    另一件事也让李家没得选,有个叫黄石基的人,是长安王的手下,因参与绘制布防图,已被刘振国囚禁十余年,而黄石基之女文静是个医者,不仅救了老祖宗,还救了李家长孙即墨寒。

    所以李家理所当然的要与即墨家一起营救黄石基。

    其实李浩与黄石基相交莫逆,李相是不知道的。

    最后一事,也是救下黄石基之后,如何撤离之事,即墨家族那边准备在北城门建一座安乐寺,为李家留下退路,李家只要将百年基业一点点搬到安乐寺,就可完整的保存下来。

    撤离之事有即墨家族协助,不必挂怀,要保重自身安全,还要防刘振国狗急跳墙,派人刺杀主将夺兵权。

    还要防北夏刺杀,这一切也早已派人告知李瀚了。

    李家兄弟在这关键时刻,一定要保存实力,否则在与刘振国的较量中,就完全处于被动。

    李家也是即墨家族能否成功平反的关键,李相在信中一再强调,如刘振国不容李家,李家投向长安王,不算乱臣贼子。

    长安王本就是皇后所出,是名正言顺的谪子,当年先帝本有心传位于长安王。

    且四十年前那场血案,同时除掉两位番王,这其中本就有很多不可告人的秘辛。

    即墨家族隐忍四十余年,韬光养晦,在此时携滔天怒意归来,不可挡,也无需挡,顺应天命便是。

    同样都是刘家的天下,刘振国刻薄寡恩,对我李家更是处处打压,公报私仇。

    若换了长安王一脉当家作主,说不定百姓的日子会更好过,长安王当年素有贤名在外,定是位贤明之主。

    李浩将书信收好,父亲这封家书传递的信息太多,他一时还消化不了,得慢慢地一件一件消化。

    他先是在心中问自己,为何父亲不告知自己妻儿在何处?这本就是自己最关心的。父亲不会不知。

    他赶紧写了封信派驿卒送去京都城,他要测试一下新开通的驿道到底有多快。

    三天,只用了三天,李相便收到了陵波城儿子快马加鞭的信。

    李相拆开信一看儿子竟然问嫣儿和寒儿的下落?

    他立即明白过来了,当初嫣儿只说去陵波城面对现实,却并未说明是去与李浩相聚,是自己想当然了。

    他忙写了回信劝慰长子:“嫣儿或许还没想通,也可能是即墨家族那边确实有要事,需要她回去处理,毕竟即墨家族回归之事,势不可挡,嫣儿应该有自己负责的事。至于寒儿,明确表示要回去整军,快则两年,慢则五年内起事。”

    李相的家书也是三天就到达陵波城,也就是说来回六天,确实比之前快了很多。

    李浩看着父亲的来信,怅然若失。

    嫣儿妹妹真的不愿回到自己身边了吗?

    也难怪,他们是即墨家族的,连自己的儿子都叫即墨寒,姓了即墨氏,而不是李寒李氏。

    即墨氏族四十年前被刘氏皇族几乎赶尽杀绝,嫣儿的母亲是唯一幸存者,即墨家族人丁稀少,难道自己只是嫣儿妹妹借种的对象吗?他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