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水浒种地做豪强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投机者原为辽国客

第二百三十九章 投机者原为辽国客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孙新连忙仔细听这姓李男子的口音,然后也反应过来,这姓李的男子所说的是北方官话的一种,应该是偏沧州河北那一带的方言,孙新乍听起来没什么奇怪,可是想一想沧州一带口音的汉人所生活的地区在此时有一部分还真就是辽国境内,只不过具体哪部分口音是靠近辽国的他就不知道了。

    孙新问“你确定他是辽国人?”

    曾赛花十分肯定的点头,它常年生活在辽国境内,对于辽地的口音十分熟悉,“这人应该是辽国人,至少也是长期居住在辽国的

    曾赛花不是信口胡言的人,他既然这样说肯定不会错,可孙新却也疑惑起来:驿站是官方机构,若是辽国来的商贩,怎么会住进大宋的驿站?可若是辽国来的使节,又如何会做如此的儒生打扮,且看这人的模样也没有随从?

    正在思索之时,便见那姓李的男子叫自己女儿出来给那武官看。

    那小姑娘的母亲没露面,只是把小孩推出来之后,便十分有理数的躲在后边。

    孙新见到驿站中跑出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那小女孩模样十分乖巧漂亮,头发略微带着红棕色。

    孙新一见这女孩的容貌也越发肯定这人是辽国来客了。

    虽然后世汉人的头发以深色为主,但是其实头发带着红粽乃至金黄色的汉族在后世不少见,要不怎么叫黄毛丫头,在后世的汉族中略略的红棕色头发放在人群之中也并不起眼。

    但那是在后世长期的同化过程中大量历史上占据中原的少数民族血脉混入汉族才造成的现象。而在这个年头,头发带红棕色的汉人大概率就是带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后代了,这种人在大宋比例不高,联系上他的口音,曾赛花猜的多半就是对的。

    那姓李的跟漂亮小姑娘道:“女儿,快向这位大官人问好。”

    李家小姑娘十分聪明伶俐,上前之后就行了一??宋人的礼数,虽然此时人多少重男轻女,可是这么漂亮粉雕玉镯一般一个小娃娃放在面前又如”的罪名在流放地被杀了头。

    想着自己记忆之中李良嗣的经历孙新却是眼前一亮,李良嗣被杀头以及流放的事情那都要等到宋朝拿到燕云十二州之后才会慢慢发生,未来十年,直到宋朝拿到那些州县前李良嗣在朝堂之上的地位随着金国把辽国一步步剿灭一直都是做的很稳当的。

    这厮主持了好几次宋金之间的联络,更是给自己带来无限的好处。

    孙新想到刚才那武官和李良嗣见面的情形,显然这李良嗣应该还没有成名,此时多半正在去往汴京见宋徽宗的过程中。

    不趁着此时他还身处微末结交他,以后自己再想找这条门路都找不着!

    孙新打定了主意,当下和曾赛花说道:“俺要先去驿站中会一会这个李良嗣。”

    曾赛花也没多问,只以为孙新是好奇,反正今天是出来散心,有孙新陪着她,去哪都可以。

    见曾赛花点头孙新连忙掏出一贯钱让武松和几个庄客去买了一些珍贵的礼物,然后来到驿站前对那驿站的吏员说道:“在下是登州的孙新,想要见李良嗣一见。”

    那驿官显然也不把李良嗣这一个白身放在眼里,听孙新问他名字又收了孙新的银钱,连忙指点了孙新他们李良嗣居住的地方

    走进后院,只见此间的驿站收拾的极不规整,李良嗣他们所住的房屋也是挺破败,有一个打扮看起来像是少数民族的奴仆正在给李良嗣他们喂马。

    听曾赛花悄悄介绍孙新才知道这人的打扮是奚族人,这一支民族的开化程度比之契丹人还要低许多。

    许多辽国山上的奚族不治产业,随着城镇开发许多人在失去了牧场之后就只能沦为奴仆。

    那奚族奴仆倒是懂得汉话的,听孙新说找他主人并送上礼单,又见孙新模样不凡身后还有几个庄客挑着大小担子便连忙说:“俺去通知。”

    那厮转身便进了屋,很快李良嗣便疑惑的迎出来。

    他名声不显,完全想不到还会有一个什么登州的大庄主孙新来找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