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613 怀疑和犹豫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晚上过去了,对于自己的新角色,康亲王已经适应了不少,他端坐中军大帐,就连身手站着的护卫,也已换成了他康亲王府的人。

    这些人大约是昨天晚上趁着大家都回营部署或者养精蓄锐的时候,康亲王连夜从洛阳城里调出来的。

    康亲王见萧文明也来了,确定主要的将领都已到期,便不再继续等待,站起身来高声宣布:“诸位将军,随我出征,驱除戎羌,只在今日!”

    谁知道话音刚落,便有人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而这反对之声,果不其然就是从萧文明这边发出来的:“王爷,现在启程出征是不是太早了?”

    萧文明这话有意是想试一下康亲王的深浅,但是康亲王却给出了异常笃定的回答:“兵贵神速,早一些投入战斗,总比晚一些要强,并且身上的旨意是要今日一定要战胜戎羌,那更是宜早不宜迟,免得战事陷入焦灼,迟迟不能拿下,恐又违背了圣上的重托。”

    康亲王又抬出了皇帝的旨意,无疑是个正当的理由,萧文明就是想反对,也找不到良好的借口

    但是萧文明的担忧并不是完全是有道理的。

    按照戴鸾翔一开始的计划,就是要等戎羌的兵力全都被吸引在洛阳城墙的时候,再针对其背后的弱点发起总攻。

    之前的一系列示弱的行动,就是为了解除戎羌的警惕性,让他们对戴鸾翔率领的主力不屑一顾。

    当然,戎羌并不是傻瓜,自然知道戴鸾翔的厉害,想要让他们完全放弃对于青岭兵的防御,是根本不可能的,那就需要在进行战役部署的时候,执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就比如说,出发的时间要尽可能地延迟,从而躲避戎羌侦察的斥候的耳目,让戎羌产生戴鸾翔根本不敢一战的错误判断,这样才是最有利于全歼敌军的。

    但是像康亲王这样部署,那么青岭兵主力的行动,势必会被戎羌迅速掌握,那么总攻的突然性也就无法保证了。

    所以说,虽然只是出发时间上的一点小小的变化,却有可能导致整个战役结果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对于任何改变戴鸾翔一开始意图的部署,萧文明都感到不安。

    他刚要再劝,一旁的戴松却轻轻拉了他的袖子,低声说道:“爵爷就不要再节外生枝了,横竖先把这场仗下来,再谈别的吧……”

    萧文明心里一盘算,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按照康亲王改变以后的部署,的确难以实现重创戎羌主力的目的,可就凭康亲王本人的指挥能力,以及其他将军对他的信任程度,难道让他执行戴鸾翔一开始的计划,就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吗?

    恐怕也不容易吧……

    那就干脆大家都躺平吧,只求这一仗老天爷保佑,能够顺顺利利地战胜戎羌,哪怕是将其礼送出境,只要解了京城洛阳之围,顺带着一鼓作气将其逐出关中平原,那在皇帝面前就已经很过得去了。

    想通了这一层关节,萧文明作业的人一样能得多少分。

    在战场上同样的作战方法,在不一样的时机施展出来,效果便会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相反。

    还不光是时机的问题,或许仅仅是因为下达的命令的人发生了变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说按照原先的计划,由戴鸾翔亲自下达命令,攻击的效果能有一百分的话,那么由康亲王过早的发动的总攻,其效果可能就只剩下了六七十分了……

    只见按照计划,三路大军分别由三位戴鸾翔亲手带出来的大将帅领,从左、中、右三个不同的方向同时向戎羌发动进攻。

    计划如此执行,萧文明和戴松一开始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三位将军执行得也是一丝不差,所带领的人马、所行进的路线,都同戴鸾翔一开始的部署一模一样。

    然而隐约之间,他们却感觉到这三路人马出动时候的气势和决心,似乎存在很大的不足,正是要一鼓作气,以无畏的精神,发动排山倒海的进攻的军队,这时却被笼罩上了一层怀疑而又犹豫的阴影。

    而就是这层犹豫和怀疑,让对面的戎羌找到了可乘之机。

    说到底还是康亲王发动攻击的时机太早了,戎羌这边虽然准备工程,但是毕竟还没有实施,他们自身调整的速度又很快,一见有中原大队人马铺天盖地一般发动总攻,戎羌骑兵便赶紧放弃了那些工程的器械,转身跨上战马,便向大齐军队展开了反冲锋

    戎羌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也不愧是生于战斗的民族,简简单单的一个反冲锋,便被他们执行得魄力十足。

    大齐军队这边虽然是三路出动,可戎羌这边却只一路进行反击,将驻扎在洛阳城下玄武门前的全部五万戎羌骑兵集结成了一只大军,直挺挺地便向大齐军中路的那一只军队直扑过来。

    按照原先戴鸾翔的设想,戎羌既然发动了攻打洛阳城墙的行动,必将投入大量的兵力,少说也是全部兵力的二分之一。

    这些人爬上城墙,便会受到镇守洛阳的御林军的牵制,一时半会儿是没法从城墙上下来的。

    那么大齐军队正面,面对的敌军总数就会从五万人,狠狠地打一个对折,变成只剩下两万五千人左右。

    而此刻,戴鸾翔这边则有十万之众,除去一部分预备队,分成三路之后,每一路都有三万人,虽然战斗力要比戎羌差上不少,但是人数上却占有巨大的优势。

    更何况这样的优势,兵力一共有三支,同时从三个方向发动进攻……

    这样的精心部署,必然能在最短暂的时间内占据优势,然后洛阳城里的御林军再乘势反攻,那么这一场仗也就赢下来了。

    然而由于时机不对,现在戎羌却能一下子集结起全部五万人马,并且指向一个方向发动反击,这样一来,每一路的大齐军队面对的都是战斗力要强过自己、人数也要比自己更多的戎羌铁骑。

    大齐的军队,已经处于双重劣势之中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