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604 回光返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然而这样单调的打法,早就已经被戎羌摸清了路数,这两支队伍加起来也没支撑住一刻钟,同前面的两只前锋,被戎羌挤压到了一起,就连波次进攻的效果都没有起到。

    只见这四千年的队伍,眨眼间就只剩下了两千人而已,已经是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损失了!

    并且损失还在不断扩大,当然让这些将士支撑不住了,纵然他们是大齐朝堪称最强的军事力量,依旧避免不了进攻行动的破产,只能无奈地向后退却。

    而戎羌自然是乘胜追击,不但要围猎败退的齐军,并且还要顺势攻击齐军的本阵。

    这时戴鸾翔又是令旗一挥,身后的青岭兵主力齐齐上前,不但接应住了败退而来的同伴,并且抵挡住了在同伴身后的紧追不舍的戎羌骑兵。

    这部分人马不愧是戴鸾翔的中间主力,战斗力很是不弱,关键是人数众多,一下子就将戎羌的骑兵前锋淹没在了人海之中。

    这里是洛阳城下,有坚城作为后盾,左右又是无数的房屋和曾是房屋的残垣断壁,戎羌骑兵的运动极不流畅,难以发挥其本身的威力。

    战局似乎冲着有利于大齐军队的方向发展。

    这时在玄武门城楼之上的皇帝,见到了此情此景,似乎觉得现在已经是胜券在握了,经不住暗中给自己加了一分,因为这一仗虽然不是他指挥的,但是在最后时刻选择继续支持戴鸾翔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

    平心而论,能够做出这样冷静的抉择,是不容易的。

    而被选择继续信任的这位名将,采取的是先发制人,而后又后发制人的连环策略,将戎羌整个玩弄于鼓掌之间,也无愧于皇帝的信任!

    难道一场大胜就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取得了吗?

    当今这位皇帝并不是养在深宫,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没有见识的皇子,在没有当皇帝之前,也曾经出门代表皇帝代理过不少政务,甚至也有跟在前线大将身后,出兵平乱的经历

    但那些都是小场面,又或者是故意给这位皇子脸上贴金用的。

    真正的大战,或者说是胜负不明的惊险的战斗,又怎么会让当年的皇子,现在的皇帝亲身参与呢?

    因此第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血腥搏杀的皇帝,所有的感官正被剧烈的刺激着,再加上他原本就异常敏感的性格,现在他的神经已经紧张到了极致,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起他情绪上剧烈的波动。

    而正在这时,战场之上发生了极其重要的变化。

    只见远处一支戎羌轻骑,正快马加鞭向战场赶来,总人数超过五千人,已经是眼下战场上戎羌兵力的五分之一左右,并且他们并没有经过之前的战斗,可以说是一直当之无愧的生力军。

    在城楼上观战的皇帝忽见远处扬起的烟尘,惊讶得都合不拢嘴了——怎么……怎么又来了一只敌军,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萧文明虽然听不出皇帝的问题,却知道这个问的失败。

    但是这样的精明有用吗?

    朝廷里期待的文武官员又都不是傻子,戴鸾翔那么多年的威名,也绝非是浪得虚名,再加上当今皇帝是一位喜欢猜忌的皇帝,戴鸾翔就凭这一点小手段,就想在皇帝面前过关?

    就怕没有那么容易。

    但是不管怎样,屯田兵的战斗力果然没有让戴文祥失望,他们刚刚同戎羌的预备队接触,便迅速败退了下来,没有体现出任何抵抗的意识,几乎是溃逃一般的四散奔逃。

    紧接着戎羌提前部署下的另一支预备队,又向另一个方向的侧翼发动了突击。

    另外一边的防御,则是由兵部直属的部队所组织的,他们的战斗力比屯田兵强不了多少,甚至没有经受住多一轮的攻击,便也毫无悬念地溃逃了下去。

    好了,背锅的又多了一个,并且这一仗也是按照计划地将要失败了。

    戴鸾翔自以为刚才已成功地组织了一出极为高明的戏剧,而现在正是要到了收场的时候了。

    所谓开场容易收场难,一出戏剧到收场的时候,就更见导演和演员的功力了。

    而这时的戴鸾翔终于体现出了他“海内第一名将”的实力。

    戎羌趁着得胜之势,正打算一举将面前的所有中原军队全部消灭,却不料刚才还不堪一击的军队,忽然重新被赋予了全新的坚硬度和柔韧性。

    戎羌的兵锋将将同那只本应迅速溃败的军队接触,便感受到了明显的制止力,想要继续扩大战果的打算,仿佛成了白日做梦。

    而中原军队这边刚刚制止了戎羌的追击,却并没有发动反击的念头,反而极有组织地步步后退,既不快也不慢,就仿佛一块大磁铁,要将戎羌这一支射出去的铁箭,死死吸引住,不知会将他们引向何处?

    达多在指挥作战的水平上,与其兄长达利可汗不可同日而语,可他们的作战风格却是相近的,就是始终会站在第一线,同自己的兄弟们一道并肩作战。

    因此近在咫尺的达多,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战场上不同寻常的诡异气氛,心中暗叫一声不妙,便赶紧命令麾下的头领和其他部落的首领,赶紧约束住手下的兄弟,不要再向前冲杀了,可不能在几乎已经取胜的关头,反而中了中原人的诡计。

    这是一个合格的将领应当作出的正确的决定,可是这一回,事实却似乎在证明,达多好像是考虑得太多了——中原军队就是一场溃败,刚才的阻击仿佛就是回光返照,已经用尽了他们最后的气力

    只见戎羌的攻势略略放松,中原大军便似抄水一般向后退去,那叫一个义无反顾、那叫一个毫不犹豫。

    近十万中原大军,只在眨眼之间便一跑而空,戎羌大军同玄武门之间的障碍,刹那间全都被消除了。

    而大齐军队在溃逃之时,遗留下的旗帜、兵器、财物乃至于阵亡兄弟的尸体,都被抛洒了一地,让这肃杀的战场显得凌乱不堪。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