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468 拙劣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达利可汗此次入宫,就是来吊唁毅亲王类的——至少名义上他们是这么说的——因此皇帝的旨意他们没有反对,也没有理由反对。

    在留下了十名随从,并且交出了随身佩戴的武器之后,达利可汗和他的弟弟达多,便同萧文明和康亲王一道,跟在六麻子的身后进了皇宫。

    进宫之后,总算才看见有了大办丧事的味道。

    几座大殿门前原本朱漆红色的柱子,全都被裹上了白布,红彤彤的灯笼也已都换上了白色的。

    宫里太监、宫女、侍卫身上的服饰,要么换成了全套的素服,要么就把身上点缀的红色摘了去,或者用别的颜色的布覆盖住。

    见到此情此景,又想到毅亲王英雄半世、辟祸半世,死了死了,却只有这方寸之地,还记得他的功劳,萧文明未免悲从心来,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抬头望了望素净的天空,这才勉强把眼泪收了进去

    但其实按照康亲王的性格,他就希望在他死后,有关的和无关的人大张旗鼓地祭奠他吗?

    这倒也未必。

    至少他的威名远播,就连戎羌的达利可汗都远道前来替他奔丧。

    光这一点也就足够了,更不需要那些有的、没的,只有一面之缘、半面之缘的所谓官员装腔作势地替他哭一场了。

    毅亲王虽然就是个好喜庆、爱热闹的王爷,那么多没由来的人,在他坟前这么一哭丧,搞不好老亲王会被气得活过来,把这帮聒噪的家伙全都赶走……

    六麻子带着几人在蜿蜒的皇宫小道中左拐右绕,终于停在了乾清宫的门前。

    他亲自进殿禀告一声之后,便又折了回来,说是皇上就在宫殿里,毅亲王的灵堂也设在其中,并传皇帝的旨意:请萧文明和康亲王先进殿去,两位戎羌使者先在门外等候。

    乾清宫原本是百官朝会的场所,可现在却是空空荡荡的,环视四周,原本高高在上的龙椅被挪到了一边,空出来的位置摆放着一张灵台、一座牌位和几只素烛。

    六麻子说的果然没错,皇帝就是把毅亲王的灵堂摆到了这里,并且只有皇帝才能下达这样的旨意——否则哪个不开眼的,敢把龙椅随便朝哪个方向移动分毫,那都是杀头的大罪。

    再抬眼望去,乾清宫内只有寥寥数人,除了至高无上的皇帝之外,就只剩下权倾朝野的老相国卫玉章。

    除他两人之外,也就只有两个太监在旁侍应而已——他们低着头不敢说一句话,仿佛正在尽可能地将自己隐藏在黑暗之中。

    按照规矩,萧文明正要给皇帝下跪行礼,却听皇帝说道:“你们舟车劳顿,大规矩就免了吧!但是老皇叔灵位在此,你们就给老皇叔磕个头,送他一路好走。”

    话音刚落,康亲王猛然之间向上蹿了一步,整个身体都趴到在毅亲王的灵位之前,止不住地嚎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

    他说话的声音和嚎哭的声音合在一起,实在是让人听不清在说些什么,反正出现最多的还是“皇叔”“皇叔”的哭喊的禀报清楚?”

    康亲王贵为皇帝的亲弟弟,在外人看来,离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只有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之遥,便是天壤之别。

    如果康亲王惹恼了皇帝,皇帝想要把他杀了,同诛杀别的臣子相比,最多不过程序上稍微复杂一些、舆论阻力略微大一些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不同。

    因此康亲王见皇帝这样的声色俱厉,他心中也一阵发怯,害怕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见这一兄一弟的气氛如此剑拔弩张,相国卫玉章赶忙出来垫了句话:“这事萧文明也知道?你怎么说?”

    萧文明可不愿意掺和这件破事儿。

    但是卫玉章把话问到了面前,他又不能保持沉默。

    于是萧文明字斟句酌地缓缓说道:“康亲王说的没有错,达利可汗是我们在半路遇到的。他们身份贵重,要是轰走了,就有伤国体;要是禀告皇上,又怕泄露了机密。所以微臣和康亲王商量,便自作主张,料想将达利可汗寥寥数人,押送在上千精兵的队伍之中,绝不会有意外,于是就将他们一路护送进京。事发紧急,臣等只能临机处置,若有不妥之处,还请皇上责罚。”

    萧文明说的,倒也有他的道理。

    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换了任何一个人,最恰当的做法也就像萧文明所说的这样

    甚至换了个没有担当的,说不定还没有萧文明处置得那么完美呢!

    然而皇帝担心的还有别的事情。

    只听他冷冷问道:“那在这一路之上,达利可汗可曾同你们说过什么吗?”

    康亲王从皇帝的话语中,明显感受到了危险,他不敢说话,而是偷眼瞧了瞧萧文明。

    萧文明当然知道皇帝的担心什么了——不就担心在这一路之上,达利可汗和康亲王达成了什么秘密的协议,会有什么图谋不轨之举……

    因此萧文明又掂量着说道:“也没说什么,就是跟我们讨论了一下礼仪。达利可汗说中原礼仪庄重,就怕他们不懂规矩,过来奔丧,有失礼之处。臣等说皇上乃是重心不重形的明君,你们既然肯亲自前来,礼仪上稍有不合理之处,皇上一切都可包容,除此之外便再没说什么了。本来达利可汗就不通中原话,跟他说话还要有翻译,说一句话得说个小半时辰,微臣和康亲王也懒得和他多说。”

    早在从临海县出发之前,萧文明就猜到,皇帝让自己和康亲王一道行动,是有意在康王爷身边安插了一个可以牵制他的棋子。

    如今看来,他一开始的想法果然没有猜错。

    听萧文明这样说,皇帝也总算松了口气,并且转念一想:达利可汗的身份和自己这个中原皇帝其实是相当的,他能亲自过来奔丧,且不论背后有什么目的,至少表面上的诚意是做得很足了,而这种表面上的诚意,便给了他大旗皇帝极高的面子。

    一番思索之下,皇帝倒是觉得把达利可汗晾在外面,反倒有些不太好,便询问卫玉章:“师傅,既然达利可汗来了,我们要不要立即传见他?”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