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461 一千人的敌人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事到如今,萧文明也懒得扯谎了:“王爷所说不错,这家伙勾结倭寇,被我捉住了,就关在我的临海屯里。”

    康亲王点点头:“关着也好,出发!”

    看来毅亲王薨逝的消息是千真万确,在这条大消息的面前,顾乐安是好是坏、是死是活,在康亲王的眼里,已经显得是那样的不重要了。

    此次行动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大齐王朝的首都洛阳。

    萧文明之前也去过洛阳,但那时走的是水路。

    水路有水路的好处,其一是省力,只要登上了船,一切由船工打理,萧文明和他的萧家军除了在船上操演一下武艺之外,基本上就是在睡大觉。大风小说

    但更重要的是太平无事,萧文明这样的大队人马出动,往往一下乘坐的就是由五六艘船组成的船队,怎么可能还会有不开眼的水匪、强盗敢来打劫?

    而敢于同萧文明作对的人马,例如白炎教、黑旗军之流,又通常没有足够强大的水上力量。

    但是走水路也有明显的劣势,那就是速度太慢了。

    萧文明位于长江下游,无论到什么地方去,无一例外都是逆流而上,可没有李白诗中写的“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爽快——顺风时还能借用一点风力,在逆风的时候就只能靠岸上的纤夫了,有时遇到风高浪急,就不得不停下脚步。

    而这一回去洛阳给毅亲王奔丧是十万火急的大事、急事,萧文明等人不敢有片刻的耽搁,就算是要冒一定的风险,还是走陆路比较适合。

    因为江北山东一带一直有黑旗军的行动,为免节外生枝,萧文明和康亲王并没有在临海县直接过江,而是向西走了不近的距离,一直走到金陵城的燕子矶码头,这才渡江来到江北。

    来到长江北岸,一行人马也不敢放松,仍旧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向洛阳方向赶去。

    这一回萧文明是倾巢出动,带齐了五百萧家军的将士,再加上从别处汇合而来的康亲王的王府护卫,一支队伍凑满了一千多人,行军的时候浩浩荡荡,很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路之上,各级官员得知康亲王来到驻地的,无不争先出来迎接,有可能的话,还准备将康亲王接到自己的衙门里去,好好住上几日再让他走。

    然而这一回康亲王有要事在身,就算他平时再喜欢结交官员、扩充势力,如今也到了不能舍本求末的时候了。

    于是在经过了几次官员的骚扰之后,康亲王便派出王府护卫里几个办事得体的人,先行一步通知各地的官员——康亲王的队伍过境,所在官员一律不得出来迎候。

    至于理由,毅亲王的丧事还是朝廷的机密,当然是不能透露给各地官员听的,那就是说康亲王本人素来节俭、不事铺张,更不愿意骚扰当地百姓,故而要求一切礼仪从简。

    这个理由说出去就好笑。

    大齐朝在朝的官员谁不知道康亲王是个极爱摆谱的王爷,平时都是怎么奢华怎么来有体现多少的进攻性。

    虽然如此,但戎羌同大齐朝之间,毕竟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反复厮杀,互相之间积累的恩怨却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消除干净的。

    并且草原的体制更多的是部落联盟性质,达利可汗也不能对全部部落实现实时掌控,也难保有什么小部落会违抗命令,擅自南下。

    只是一下子能拉出一支整整一千人的队伍,那这个部落也不算小了。

    因此,突然听说在潼关之下,出现了这只颇为庞大的戎羌骑兵队伍,萧文明和康亲王依旧是不由自主地紧张得起来了。

    因为毅亲王的薨逝,康亲王这几天正是心神不宁的时候,他也并不愿意招惹战斗力强悍的戎羌骑兵,便建议萧文明不要去招惹他们,就只当没有看见,溜走了也就罢了。

    可萧文明却有不一样的意见:“王爷,如今毅亲王老人家刚刚薨逝,朝中大局不稳,特别是他老人家生前还是执掌兵权的王爷,对我大齐朝军事的影响更大。偏偏这时候戎羌大军南下偷袭,唯恐别有所图。如今潼关就在眼前,我们要是一走了之,任由这支戎羌人马趁虚而入,恐怕于朝廷不利。万一皇上知道我们畏敌不前,恐怕在圣上面前也交代不过去吧?”

    “那你说怎么样?总不见得先和戎羌对一阵吧?”

    在康亲王的心里,戎羌骑兵依旧是不可战胜的存在,想要和他们野外交战,那就是自寻死路,这是在野驴岭一战之后,大齐朝廷权贵的普遍心态

    但是萧文明却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王爷所言极是,如今稳定朝局是第一位的,我们的人马有一些损失并不重要。况且我们就算输了,至少也能重创戎羌,潼关就在眼前,到时自可从容撤回关去,再掉大兵围剿。”

    萧文明的建议当然有理,特别是不要惹怒皇帝,这一点更是至理名言。

    于是康亲王勉强同意了他的建议,并且同意让自己的王府护卫和萧家军合兵一处,共同对付戎羌骑兵。

    于是萧文明便令手下千余人马,排好了阵型,却不一味在原地死守,而是缓缓推进,向戎羌骑兵赶来的方向走去。

    在这过程中,萧文明也耍了个小心眼。

    在列阵之时,他将骑了战马的萧家军,分列于阵形左右两翼,而中间则是步行的康亲王府的护卫。

    美其名曰是王府护卫更加精锐,要以其为主力;实际上,则做好了一旦战事不利,萧家军就要凭借跨下战马的速度优势,马上逃回潼关的准备。

    虽然如此,但这支千余人的队伍依旧几乎可以代表了眼下大齐朝内最精锐的一支力量,打出旗号之后,这支队伍更是显得生机勃勃、坚如磐石。

    见到这支临时混成的军队似乎颇有气势,康亲王一颗悬在半空中的心也总算是落地了。

    但是他刚刚放下的心,不多久之后便又悬了起来,原来是刚刚行动起来的队伍,走了才没几步,便被萧文明叫停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