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185 不是到了天宫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萧文明这一行人,除了温伯明之外,都是临海屯里土生土长长大的子弟,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那是再熟悉不过了。

    只有被押着的五个地痞流氓和宋星遥是第一次来到临海屯,第一次见到临海屯的景象,眼中已然闪出好奇和惊讶的目光。

    这其中还有一人,他是萧文明的熟人,却是临海屯的生人,那便是大侠林丹枫。

    他虽然已同萧文明结拜为弟兄了,但临海屯他也只是将近一年前来过一次而已。

    那时候经过萧文明短暂的整顿,临海屯已然显出了勃勃生机,又经过了一年多的经营,这座军屯所更显得兴旺发达,仿佛每一块砖石之下、每一颗草木之中、每一个人的心里,都蕴含着向上的劲头。

    只见一条笔直的道路均由砖石铺成,径直通往远方,路上赶着马车、推着小车的商人络绎不绝。

    这些人里有认识萧文明的,有不认识萧文明的,但见了高高飘扬的“萧”字大旗,无不过来打声招呼,显得十分热情。

    他们都是过来做生意的,并且从事的还是同倭国的海外贸易,是来赚钱的,并且能赚到钱——大钱——当然心情就好了。

    道路两旁都是临海屯的农田。

    临海屯的青年子弟都参加了萧文明的萧家军,哪还有功夫种田?

    老一辈的壮年,则在悲剧性的野驴岭一战之中全军覆没——一个个活蹦乱跳地出去,回来的时候都成了冰冷的灰烬,也不可能再参加劳动了。

    因此在临海屯种田的,都是附近的农民或者是逃荒来的难民,他们收了萧文明的钱就给萧文明种地,这种生产关系,看形态有点像佃农,但实质上都是长工。

    他们并没有向萧文明租地,而是由萧文明付给工钱,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并且接受萧文明的考核,只要该做的活都做好了,那就能拿到工钱,收入和地里的收成没有直接关系。

    这样虽然少了一份收获的喜悦,但也不会担心天灾人祸导致的收成问题。

    特别是萧文明这个地主加资本家,对于这些佃农加工人,还是十分仁慈的,最大的仁慈就是体现在工钱总是给的足足的、早早的,让他们填饱肚子之余,还能有些结余。

    这已经算是一个绝好的工作了,因此临海县没有地的农民,以及从外地赶来逃荒的灾民,能够有幸到临海屯来耕田做工,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依托了。

    当一个资本家或者说当一个军阀,这样的小目标怎么可能是萧文明的最终目的呢?

    但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这却是必经之路。

    这条路是狭窄的、残忍的、血腥的、无情的,萧文明所能做的,就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尽量的体现自己的温柔和人性了。

    但是也不能有妇人之仁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只有给自己攒下了足够的力量,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有余力施恩惠于别人。

    否则就是不惜命的傻子!

    比如说对这些种地的佃户,对他们的考核,萧文明都是交给老夏等制定一个最高的目标,否则自己本身就只有半桶水,那晃晃悠悠的就什么都不剩下了。

    但就是现在这样的一个半成品——一个或许连半成品都称不上的初级品——临海屯已经足够让人惊讶叹了。

    只听孙佩兰揉着眼睛惊叹道:“老天爷,这就是萧大人的临海屯啊?我这该不是眼睛糊了吧?”

    萧文明笑道:“今天天气明媚,既没下雨又没起雾,眼睛怎么可能糊呢?看到的都是真的!”

    “真的?”孙佩兰依旧不敢相信,“我这不是到了天宫里吧?地上哪有这样的好地方?”

    “这哪是田宫啊?”萧文明回答道,“我这临海屯离天宫还差得远呢!孙姐姐是要常住在这里的,看多了就惯了。要是等三年五载之后,或许才能跟天宫比比吧?”

    孙佩兰已经彻底被这里的景象折服了。

    虽然她已答应了萧文明要在林海屯定居下来,将来有的是时间观赏这里的人文风貌,可她依旧贪婪的睁大了眼睛,唯恐错过了哪一处景致。

    宋星遥一路跟随而来,她虽然也对临海屯的建设十分钦佩,这个年轻气盛的小姑娘依旧嘴硬的很:“什么三五年之后?三五年之后的事情,谁敢打保票?”

    “保票?哈哈!”萧文明笑道,“保票我自然是敢打的。宋二小姐要想看保票的话,那就跟我多走几步,我带你去看!”

    说着萧文明便一拐弯,从大路扭到了一条小巷里,走了没几步,便听见朗朗的读书之声。

    原来萧文明要给宋星遥看的,乃是他在临海屯新办的学校。

    临海屯现在十五岁以下、六岁以上的孩子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五六十人而已。

    相对于目前十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光男子就有三百人的数量,算是出现了一个人口的断层。不过这个人口断层之后,将会迎来新一波的婴儿潮,预计在十七年后,临海屯将会迎来一个人口爆发的状态。

    但这都是后话了,既然出现了人口断层,那为了克服核心力量的不足,除了适当引入外来人口之外,就是要提升人口的素质。

    因此萧文明便开办了学校,专门用来教育,屯子里正在成长起来的少年儿童。

    当然了,这个学校同其他地方的私塾不一样——至少同何家村的那样的私塾不一样——不可能只教些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

    四书五经也是要学的,八股文章也是要做的。

    万一临海屯的小一辈里,出了一个做这种文章的天才,真能考取功名,那萧文明就会全力助他在官场里搏杀一番,动用所有的资源助他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这样他就可以在朝堂之中,拥有一个天然的盟友,办起事来自然会方便许多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学校里教的别的科目更多——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是要学的,还要接受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些子弟里的男孩子,都是迟早要加入萧家军的,不从小锻炼出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怎么行?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