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乐书网 > 铁血小千户 > 0006 看热闹不嫌事大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书网] https://www.le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巧,萧文明见酒桌边叠着一叠半新的纸,纸上的墨迹还没有干,似乎是今天记录下的所谓“好诗”,便取过这叠纸,翻了几张。

    果不其然,这些诗词写的那叫一个不堪入目,不但立意上尽是一些粉饰太平、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就连文才上也都是一些酸腐不堪的破句子。

    或许作者此时此刻还在颇为得意地自嗨,可就是这种玩意儿,送到别人手里,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擦屁股了。

    谁知写诗的人,见萧文明拿纸过来看,竟然还不满意起来了。

    只听那身材高大的塾师瞪着眼睛埋怨道:“萧文明,你看什么呢?我教了你三年,你连一本《三字经》都没背下来,这上面的字你能认全吗?”

    一听这话,席间的文人顿时哄笑成一团。

    临海县里,谁不知道临海屯的萧文明是个傻瓜。可今天被两位塾师这么一爆料,才知道他竟然傻成这样——一本《三字经》学了整整三年都没学完——那就不是愚钝了,简直就是弱智嘛!

    笨成这样,倒也十分少见了。

    在一团哄笑声中,萧文明已然打定了主意,看来今天不一鸣惊人,或许从今往后,不知得受这般迂腐无聊的文人多少气!

    于是萧文明冷笑一声:“哼!我文书双全,可能不认识字吗?那是你们两个才疏学浅、误人子弟,根本不配教我,我才懒得搭理你罢了!不就是写诗吗?我也会!”

    幸亏萧文明穿越到了一个异时代。

    也幸亏他在现实世界里,颇背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于是萧文明变在自己脑海里并不多的诗词库里,选了一首合乎自己身份的诗,朗声吟诵道:“你们都听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一首诗虽然称不上古代历史上最极品的好诗,但无论是题材还是文采,都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吊打席间这般庸俗的文人,是绰绰有余的。

    听萧文明吟罢,那两个塾师原本脸上带着嘲讽的表情,顿时变得异常怀疑和惊讶。

    他们是知道的:萧文明这个混小子,别说是让他当场作诗了,就是给他一首现成的诗,让他从头到尾照抄一遍,他都未必能做到。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笨小子,今天怎么开了窍,作出的这首诗的水平之高,只要不是被猪油蒙了心,都不得不承认其胸怀广阔、立意高远、文辞高明……

    再反观自己,就是把肚子里那些货色全都挤干净了,都做不出这样的好诗……

    其他方才还在嘲笑萧文明的文人们,文采或许还不如那两个塾师,也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下,原本嘈杂不堪的酒楼,顿时恢复了平静

    半晌,忽听有人高声赞道:“哎呀呀!果然好诗、果然好诗啊!实在是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学生穷极一生,要是能够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也就不枉此生了啊人说道:“诸位,这些便是我临海屯的兵丁。他们的父亲今年刚刚战死沙场,家里没了顶梁柱,没了主心骨,正不知哪里活呢!听说朝廷发了抚恤银子到县里,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过上一阵的。因此我才过来取钱的。汤大人,你是主管一县政务的,知道这年头银子比命值钱,何不赶紧把钱发下来,我跟他们也好有交代。”

    此言一出,汤光耀就更加不高兴了。

    没错,兵部、户部奉了皇上的旨意,的确刚刚把抚恤银发了下来,然而这笔银子汤光耀到手还没捂热呢,怎么萧文明这么快就过来讨钱来了?

    并且这几年朝廷又是赈灾、又是用兵,花钱的地方多,对好像临海这样的富裕县,每年的赋税更是加了一成,县里的财政已然是捉襟见肘的了。

    这笔抚恤银子到了汤光耀的手里,无论如何,他是要扣下一部分,留给自己花用的。

    然而这笔钱,应当是专款专用,明面上又是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花这笔钱,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因此,当着本县这么多士绅的面,汤光耀也没法把话说再明白了,只能耍起一个“拖”字诀:“啊,这事儿我知道了。不过今日天色已晚,贤侄不如先回去,等明日再议,如何?”

    要是可以明日再议,今天我又何苦直闯你的聚会?

    于是萧文明针锋相对道:“恐怕不行。咱们屯日子过得苦,全屯上下都眼巴巴等着这笔钱呢!还有,外边催债催得也紧,都杀到我门前来了,要不赶紧拿了钱,恐怕我手里这几个弟兄就要哗变了!到时收拾不起来,汤达人你脸上不好看吧?”

    说罢,萧文明便将眼神从汤光耀的脸上,移动到了一旁的徐世约的脸上。

    这件事情徐世约是当事人,汤光耀也知道。

    事实上,就是徐世约因为在临海屯里吃了亏,当天便跑到汤光耀这里来诉苦来了。

    原本他只想同汤光耀说几句话,不料县衙里汤县令的几个朋友也在,便索性约起来吃上一顿饭。然而这些个酸腐文人平日里人五人六的,却是好长时间都没吃酒喝肉,人就这样越约越多、场面也就这样越搞越大了——一下子在鼎香楼里摆了五桌席面。

    虽然这鼎香楼原本就有着徐世约的股份,可一桌酒按成本也得有十两银子。五桌酒席一摆,五十两银子就这样没了。

    徐世约本就颇有几分心疼,却不料萧文明却又闯了过来,更在席间吟了一首好诗,大大地给自己长了脸。

    这下形势就变得更不堪了,万一这个姓萧的混小子,在这么多本县的士绅跟前说了什么狠话,那自己的名气也就臭了,这顿饭反到请出反作用来了。

    说起来徐世约在临海县里也是个说一不二的,要是今天之前,遇到这样扫他脸面的事情,他早就发飙把人轰走了。可就在今天,他却是结结实实地被临海屯这些少年兵丁给吓住了,现在他们又近乎是杀上门来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